[实用新型]氢气爆鸣可控发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1380.X | 申请日: | 200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4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生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01J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氢气 可控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试验装置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氢气爆鸣可控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都会做水与钠反应生成氢气的试验,教材中的方法是将钠固定在大头针上,然后盖入装水的塑料瓶内,反应完毕,将塑料瓶口移近酒精灯火焰,以验证氢气的产生,同时产生爆鸣,以验证氢气的易爆性,其不足之处在于: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不易掌握,操作过程复杂,实验效果不佳,由于没有保护装置,在爆鸣时,如果器皿爆裂,容易造成伤人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操作,可以观察到整个反应过程,提高爆鸣效果,安全无危险的氢气爆鸣可控发生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氢气爆鸣可控发生装置,由反应器壳体构成,反应器壳体的内部为反应腔,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器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注水管和钠粒装入管,在反应器壳体的上端设有氢气流出管,氢气流出管与反应腔的上部相连通,在反应器壳体的上端通过支架固定上爆鸣箱,氢气流出管的上端固定在爆鸣箱的底部,爆鸣箱的侧壁上设有通孔,在爆鸣箱的腔内底壁上固定上火花发生器,压电装置固定在反应器壳体的上板面上,火花发生器通过导线与压电装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氢气流出管上设有氢气控制阀,在钠粒装入管的口部设有胶塞,在注水管上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操作,能观察到整个反应过程,产生的爆鸣试验效果好,且不会损伤试验用具,同时不会产生危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氢气爆鸣可控发生装置,由反应器壳体1构成,反应器壳体1的内部为反应腔2,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器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注水管4和钠粒装入管3,钠粒从钠粒装入管3放入反应腔2,水从注水管5倒入反应腔2,使水与钠粒在反应腔2内产生反应,生成的氢气聚集在反应腔2的上部,在反应器壳体1的上端设有氢气流出管5,氢气流出管5与反应腔2的上部相连通,在反应器壳体1的上端通过支架固定上爆鸣箱7,氢气流出管5的上端固定在爆鸣箱7的底部,爆鸣箱7的侧壁上设有通孔8,以使空气可以从通孔8进入爆鸣箱7内,与氢气混合,在爆鸣箱7的腔内底壁上固定上火花发生器10,压电装置9固定在反应器壳体1的上板面上,火花发生器10通过导线与压电装置9相连接,通过按压压电装置9可以使火花发生器10产生火花,点燃爆鸣箱7内的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从而发生爆鸣,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
所述的氢气流出管5上设有氢气控制阀6,以使氢气流入爆鸣箱7内,再关闭氢气控制阀6,防止点火后回火,损伤反应器壳体1,在钠粒装入管3的口部设有胶塞,以便在放入钠粒后,及时塞紧钠粒装入管3,防止氢气泄露,在注水管4上设有阀门,以便在反应腔2内加入水后,能及时关闭阀门。
使用时,先通过注水管4加水,关闭阀门,再通过钠粒装入管3添加钠粒,塞紧胶塞,使钠粒与水在反应腔2内发生反应,生成的氢气聚集在反应腔2内的上部,打开氢气控制阀6,氢气进入爆鸣箱7内,关闭氢气控制阀6,使氢气和空气混合后,按压压电装置9,使火花发生器10打火,从而点燃混合气体,发生爆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生,未经王文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13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结杯布料器
- 下一篇:螺纹管线轴型规整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