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导电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1113.2 | 申请日: | 2009-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4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坤;李磊山;张振国;季秀兰;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和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58 | 分类号: | H01H1/5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1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导电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尤其是GIS产品领域中的一种新型导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工业中,GIS是指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国际上称为“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简称GIS,它将一座变电站中除变压器以外的一次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母线、电缆终端、进出线套管等,经优化设计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
共箱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中用到一种导电连接装置。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发现其存在缺陷。现将现有技术的导电连接装置在结构、性能上作简要说明。
图1示出现有导电连接装置结构图。其包括导电杆1、在导电杆1一端外部设置的触指2以及能容纳触指并与其相匹配的导电座。
现有共箱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中多采用梅花触头作为导体的连接方式,尤其在三工位导体内也采用这种机构。因梅花触头采用瓣状触指,接触点比较少,要得到比较小而且稳定的接触电阻,就需要增加接触点的压力。
这样就容易因接触点压力大而造成镀银层的磨损,特别是对于共箱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中三工位结构的运动导体,磨损更加严重。因而会带来镀银层的脱落或导体表面的形成划痕,影响内部电场的分布,形成绝缘事故,从而会影响整个设备的性能。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导电连接装置以更好的解决现有导电连接装置接触效果差以及耐用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致力于更好的解决现有导电连接装置接触效果差以及耐用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导电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导电连接装置,采用弹簧触指的连接方式。它采用环形螺旋状的弹簧触指,环绕在导体上,根据弹簧触指的设计要求在导电座上开好相匹配的固定槽口。具体地,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导电连接装置,包括导电杆、与导电杆连接并导通的触指以及能容纳触指并与其相匹配的导电座,其中,所述触指为弹簧触指,以及,所述导电座设置能容纳弹簧触指并与之相匹配的凹槽结构。
上述弹簧触指为环形螺旋状,以及,所述导电座设置能容纳环形螺旋状弹簧触指并与之相匹配的固定凹槽。
上述弹簧触指为竹节形,以及,所述导电座设置能容纳竹节形弹簧触指并与之相匹配的固定凹槽。
上述导电杆外表面、弹簧触指以及导电座内表面均镀有一层银。
上述弹簧触指的横向截面为矩形或圆角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导电接触性好,耐用性强;同时,加工和使用都较简易。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导电连接装置结构图;以及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导电连接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导电连接装置。接下来具体说明该新型导电连接装置。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导电杆1、与导电杆连接并导通的触指2、能容纳触指并与其相匹配的导电座3。
上述触指2为弹簧触指,以及,所述导电座3设置能容纳弹簧触指并与之相匹配的凹槽结构。
上述弹簧触指为环形螺旋状,以及,所述导电座设置能容纳环形螺旋状弹簧触指并与之相匹配的固定凹槽。这种结构,比较方便导电杆的运动并不容易造成划伤或划痕。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弹簧触指还可以为竹节形(即多个单环间隔分布),以及,上述导电座设置能容纳竹节形弹簧触指并与之相匹配的固定凹槽。这种方式安装和开槽都比较麻烦,但也可以取得相同的效果,故本实用新型也要求对这种方式进行保护。
上述导电杆外表面、弹簧触指以及导电座内表面均镀有一层银。因为金属银有较好的导电性,镀银可以增强各部件的接触效果和导电效果。
上述弹簧触指总长度不少于绕导电杆三周。环绕的圈数越多,接触面越大,接触效果越好。
上述弹簧触指的横向截面为矩形或圆角矩形。其中,圆角矩形可以更好的防止因部件相对移动造成划伤或者划痕。
接下来说明上述导电连接装置的使用过程:
在导电座上根据弹簧触指的设计及应用要求开好固定槽,将弹簧触指安装好,导电杆运动穿过弹簧触指,在机构的带动下沿着弹簧触指的内表面运动,弹簧触指依靠自身的均匀变形压紧运动导体,受力均匀,得到较高的通流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和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益和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11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试验仪器自动泵抽系统
- 下一篇:一种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