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列管和U型管换热器的折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18719.2 | 申请日: | 200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40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富;许洪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绿特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24 | 分类号: | F28F9/24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曰俊 |
地址: | 261052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列管 换热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列管和U型管换热器的折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列管和U型管换热器壳侧的折流板一般为圆缺形或圆环形,换热器运行时,流体从圆缺处流过,再折到下一片折流板的圆缺处,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流通面积的变化,在宽面处流速降低,同时外侧出现死水区,流速较缓,换热效率下降,换热器体积大,死水区腐蚀严重,换热器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采用圆缺形或圆环形折流板的列管和U型管换热器存在换热效率下降,换热器体积大,死水区腐蚀严重,换热器寿命短等缺陷,提供一种节能高效、省材、耐腐蚀从而延长换热器寿命的用于列管和U型管换热器的折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列管和U型管换热器的折流装置,包括至少两片折流板体依次排列组成的折流板体组,所述折流板体上设有供换热管束通过的管孔,所述折流板体上对称设有扇形过流区,所述相邻两片折流板体的所述扇形过流区在空间上相互垂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折流板体组的所述折流板体上间隔设有中心过流孔。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心过流孔为圆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孔为圆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相邻两片折流板体的总过流面积相等。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列管和U型管换热器的折流装置,包括至少两片折流板体依次排列组成的折流板体组,所述折流板体上设有供换热管束通过的管孔,所述折流板体上对称设有扇形过流区,所述相邻两片折流板体的所述扇形过流区在空间上相互垂直。换热器运行过程中,流体通过折流板体时流速在整个端面内分布均匀,不会出现死水区,从而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及耐腐蚀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板型的折流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与图1中折流板体相邻的折流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折流板体、2-管孔、3-中心过流孔、4-过流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该折流装置包括至少两片折流板体1依次排列组成的折流板体组,折流板体1上设有供换热器中的换热管穿过的管孔2,折流板体1的两侧对称设有扇形过流区4,所有扇形过流区的过流面积相等。图2与图1的区别仅在于:图2所示的折流板体1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中心过流孔4,用以使流体通过防止出现死水区。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折流板体1在换热器内沿换热管束长度方向上的安装为交替安装,即任意相邻的两片折流板体1的扇形过流区4在空间上相互垂直。
该折流装置在加工时,折流板体1上管孔2的数目与换热器中换热管的根数相对应,管孔2的排列方式与换热器中管束一致,同一台换热器上所使用的折流板体需固定在一起配钻,钻孔之后管孔两面需倒角,管孔边缘倒角为3×45°,并在钻后仍然固定在一起,打上钢印以保证所有折流板体的一致性。
使用该折流装置的列管和U型管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流体通过折流板体时流速在整个断面内分布均匀,不会出现死水区,从而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和耐腐蚀性能,延长了换热器的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绿特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绿特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87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脉冲防垢器
- 下一篇:带辅助加紧螺杆的板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