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卸卷/上卷小车的升降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0953.0 | 申请日: | 200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34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任忠平;王光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B66F9/22;B66F9/1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红燕 |
地址: | 161042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上卷 小车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卸卷/上卷小车的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冶金行业上所用的钢卷卸卷/上卷小车升降液压缸均为竖直放置,因为卸卷/上卷小车的升降行程均为1m左右,加上液压缸的固有长度,必须在卸卷/上卷小车基础上挖一个长深坑;另一方面,小车的升降支架采用铰接方式。这样,由于整体装置的高度和长宽比较大,加之升降支架的铰接方式,造成所述升降机构上下运行的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运行平衡可靠的卧式卸卷/上卷小车的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卧式卸卷/上卷小车的升降机构,包括车架、两个液压缸、升降支架和上平台;所述两个液压缸的前部通过连接件的连接保持机械同步,液压缸的尾部通过销轴铰接于车架上;所述升降支架包括中心由销轴铰接的支架a和支架b,支架a在支架b的内侧;支架a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于车架上,其另一端装有导轮并沿上平台中的滑轨水平移动;与之相对应,支架b上的一端则通过销轴铰接于上平台上,另一端装有导轮并沿车架中的滑轨水平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液压缸并排斜卧于车架内,所述车架内对应液压缸的前部下安装有一个斜面,所述支架a的内侧下部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扇形板或曲边三角形,所述两个液压缸前部的连接件的两侧对应安装了两对导轮,其中一对导轮与所述车架内的斜面滚动接触,另一对导轮与所述扇形板或曲边三角形的圆弧边缘滚动接触;所述液压缸轴线和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液压缸尾部销轴中心与扇形板或曲边三角形的圆心点的连线和水平方向的夹角为B,则A<B。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重量轻,并且维修简单,尤其是避免了现有液压缸因其支架铰接而在升降过程中存在的运动速度变化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上平台的升降过程平稳性好,现场安全性提高;并且在工作行程较大的情况下,本升降机构可采用多层串联的设置。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冶金行业冷热轧钢卷的升降,也适用于其他工程机械、建筑机械领域的升降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方向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方向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所述的卧式卸卷/上卷小车的升降机构,包括车架1、两个液压缸2、升降支架13和上平台12,如图3所示;所述的两个液压缸2并排斜卧于车架1内,液压缸2的前部通过连接件5的连接保持机械同步,液压缸2的尾部通过销轴9铰接于车架1上;所述升降支架13包括支架a131和支架b132,两者在中心位置通过销轴7铰接,支架a131位于支架b132的内侧,支架a131的内侧下部分别固定一个扇形板8;所述支架a131的一端通过销轴15铰接于车架1上,另一端装有导轮10并沿上平台中的滑轨11水平移动;与之相对应,支架b132上的一端通过销轴14铰接于上平台12,另一端装有导轮3并沿车架中的滑轨4水平移动;在所述车架内对应液压缸的前部下安装有一个斜面6,在所述液压缸前部的连接件5两侧对应安装了两对导轮,其中一对导轮16与所述车架内的斜面6滚动接触,另一对导轮17与所述扇形板8的圆弧边缘滚动接触,如图1和图2所示。
所述液压缸轴线和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液压缸尾部销轴中心与扇形板的圆心点的连线和水平方向的夹角为B,为保证液压缸2准确地把速度和动力传递给支架a131,要求A<B。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09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反区响应时间相等的双盒厚透反液晶显示器
- 下一篇:负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