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改平光学测树角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0228.3 | 申请日: | 200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41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赵聪;邬昕彤;高鸣晓;姜生伟;邬俊财;赵越;高松;高尚军;王岩;陈威;梁慧香;姜红;薛光艳;张巍;刘景田;韩志红;杨希恒;赵世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聪 |
主分类号: | G01C9/12 | 分类号: | G01C9/12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壮男 |
地址: | 113006辽宁省抚顺市顺***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平光 学测树角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森林调查测树仪器,尤其是能方便地测出林分断面积、蓄积量、单位面积株数和计算平均直径等林分调查因子的测树角规。
二、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使用的测树角规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不能自动改平的杆式缺口角规,它是由一个有1cm缺口的薄金属片和50cm的长杆组成,其缺点:一是不能自动进行坡度改正,山区使用时特别麻烦;二是目标和卡口不在同一明视距离上,判断时频繁交换视力焦点,致使视线模糊,误差较大。另一种是拉杆式自平角规,它是由一个50cm长的伸缩拉杆和一个自动铅垂半圆形内卡口薄片组成,其优点是这种角规能自动改平,缺点是:由于林业工作者野外工作环境较差,拉杆易折,自动铅锤的摆动部分暴露在外保护困难,携带、保管不便;再有这种角规是宽、窄随坡度变化的内卡口,树干粗细与内卡口宽度关系不好判断,视觉误差较大。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测树角规判读误差大、携带不便、操作麻烦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积小、携带方便、操作简单、能自动改平、被测树干与树干虚像在同一明视距离上判读准确的光学测树角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改平光学测树角规具有一个筒状壳体,两筒口是相互平行的平面,形成前后透视的窗口;在壳体内侧下部固定有楔形镜,在壳体的一侧筒口上有两个尖角形缺口,两个缺口的连线与楔形镜的上平面平行;在壳体顶部有透孔,透孔中装有按钮,按钮的下面挂有垂针,在垂针的上面有与楔形镜上平面平行的垂针定位板,定位板上面有弹簧。
测树时,首先通过两个缺口瞄准目标测量坡度,同时手指压下按钮,待摆动的垂针铅垂静止后,抬起手指,弹簧将按钮顶起,定位板使垂针角度锁定;然后按水平方向旋转角规90度,让视线透过窗口与楔形镜弦面处瞄准树干1.3米位置,同时调整角规使垂针与被测树干平行或重合,此时,通过透视窗口直视树干产生了实像,而通过楔形镜观察被测树干时,光线发生折射,树干影像偏移形成了虚像,树干的实像和虚像左右错开不在一条竖线上,通过树干实像与树干虚像偏移错开程度进行测树判读。当树干实像与虚像左右错开但错开界面接触较多时称为相割(平地见图4、坡地见图7),计数1株并累加;当实像与虚像左右错开但错开界面接触很少,树干左侧与另一段树干右侧恰好重合在一条竖线上时称为相切(平地见图5、坡地见图8),计0.5株并累加;错开界面左右完全离开,实像、虚像不接触时称为相含(平地见图6、山地见图9)不计数。
本实用新型坡度改正的原理为:假如水平测距为50厘米。如图9所示,当平地测树时,虚像某点B相对实像某点A的位移是1厘米,实像与虚像同在一条水平线上;如图10所示,当测树坡度为30°时,也就是楔形镜弦面与水平面夹角是30°时,虚像某点B相对实像某点A的位移距离仍然是1厘米,但虚像与实像间连线和水平线形成了30°夹角,通过B点作垂线交于通过A点水平线上的B′点,即∠BAB′=30°(见图11)。则AB′=Cos30°×AB,因AB=1(水平测距为50厘米),所以AB′=Cos30°=0.866。其0.866正是常规杆式角规在坡度30°时的缺口改正值。在利用尖角形缺口测量坡度时,楔形镜的上平面与水平面形成了与坡度相同的夹角,坡度变化始终和楔形镜上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变化一致,所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楔形镜上平面与水平线角度的调整实现了角规坡度改正。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小巧灵活、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测量准确、实施容易。在山地测量,通过测量坡度和按坡度旋转角规从而旋转楔形镜,巧妙地解决了楔形镜自动进行坡度改算的难题,由于实像、虚像与测点的距离相同,测树时不需调整明视距离,实、虚像的位子关系比较容易判读,解决了目前所有角规测树时明视距离频繁调整造成眼疲劳从而使判读误差增大的问题。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图5、图6是在平地用本实用新型测树时的实像、虚像位置图;
图7、图8、图9是在山地用本实用新型测树时的实像、虚像位置图;
图10、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楔形镜坡度改正原理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采用圆筒形的壳体1,壳体1的一侧筒口有两个尖角形缺口3。将一个顶角为β=1.14583°/(η-1)(η为楔形镜光学材质折射率)的半圆形楔形镜2镶嵌在角规壳体1底部的内壁上,并使半圆形楔形镜2的弦面与两缺口3的连线平行,在对应楔形镜2的正上方的壳体1上面有一个方形透孔,方形透孔中安装有按钮7,按钮7的下面挂有垂针4,在垂针的上面有垂针定位板5,垂针定位板5上面有弹簧6。垂针4为丅形,垂针4上面的横轴穿在按钮7下端的孔中,按钮7下面中间有开口,该开口与壳体1的筒口平面平行,按钮7下端的孔与壳体1的筒口平面垂直。弹簧6和垂针定位板5上均有透孔,按钮7的下部穿过弹簧6和垂针定位板5的透孔。且弹簧6和垂针定位板5的透孔小于按钮7的上部,当手指压下按钮7时,垂针轴随之向下离开垂针定位板5,垂针4在铅垂作用下自由摆动,当手指抬起时,弹簧6将按钮7弹起,垂针轴随之向上提起,受垂针定位板5的阻挡而停止,同时垂针4的角度随之锁定。在壳体1两面筒口均有平面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聪,未经赵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02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电线路的数字化监测装置
- 下一篇:便携型位移传感器的检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