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喇叭装置的散热座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2614.8 | 申请日: | 200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03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林育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瑞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0 | 分类号: | H04R1/00;H04R1/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汪克臻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喇叭 装置 散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喇叭装置的散热座,尤指一种可使一电子产品与一放置平面间有适当距离,以强化该电子产品的散热效率的喇叭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电子产品于使用时皆需顾虑该电子产品所产生的废热损伤内部的电子组件;然而,该电子产品为追求其轻便性,所以特别注重轻薄和便利的特性以方便使用者携带,因此于许多电子产品中大部份皆无于其内部设置散热装置,以作为协助电子产品散热之用;因此,该电子产品只能借由与外界冷空气的对流或该机匣本身的导热效果,将电子产品内部的废热发散至外界,以避免废热蓄积于机匣内部而损伤电子组件的功率;此外,该电子产品为强调其轻薄,所以该电子产品也无法装设音质效果较佳的音响装置,所以大部分强调轻薄的电子产品的播音效果皆不理想。
因此,该电子产品于使用时,该电子产品皆无法提供使用者较佳的播音效果,且该电子产品所产生的废热也容易被蓄积于内部而阻碍其散逸,而影响主机板上电子组件的正常运作,更甚时也会造成该电子产品内部精密电子组件的损毁,而使笔记型计算机无法运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具有喇叭装置的散热座,其可供作任何电子装置的外接喇叭之用,且可使该电子装置与一放置平面间有适当距离,以方便该电子装置与外界冷空气对流,而强化该电子装置的散热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手段令前述具有喇叭装置的散热座,包括:
一机匣,其包括一后枕部、一前枕部和两结合件,该后枕部具有一后底板和一后上盖,该后上盖罩设于该后底板上以形成一第一容置室,且该后上盖于中央处形成复数个音孔,两结合件分别设于该前枕部与后枕部的两侧位置,且各结合件上形成一套孔,该套孔与第一容置室相连通;以及
复数个扬声器,设于上述机匣的第一容置室内,各扬声器分别对应于该机匣的后上盖的复数音孔与各结合件的套孔。
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可与一电子产品电连接,而使该笔记型计算机于播放声音时具有更佳的音质,且该电子产品也可放置于该机匣的后枕部与前枕部间,以符合人体工学借此方便使用者操作电子产品,且该电子产品也会与放置平面间可产生适当的间隙,促使设于电子产品中内的废热可和外界冷空气对流而发散至外界,以避免电子产品内的电子组件因废热的蓄积而降低功率与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以及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状态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喇叭装置的散热座,其包括一机匣10、复数个扬声器20和一电连接装置30。
请附加参考图3所示,该机匣10包括一后枕部11、一前枕部12、两防滑垫13和两结合件14。
该后枕部11具有能相互对合的一后底板111和一后上盖112,该后底板111具有复数个第一音杯1112,各第一音杯1112于底部形成一第一开口1111,且该后底板111于邻近各第一音杯1112处形成一第一反射导管1113,又该后底板111上的后侧形成一套设孔(标号未示),再者,该后底板111的底部形成一第一嵌槽1115,该后上盖112罩设于后底板111上以形成一第一容置室1121,且该后上盖112于中央处形成复数个音孔1122,又该后上盖112分别形成复数第二反射导管1123,各第二反射导管1123分别对应于该后底板111的第一音杯1112与第一反射导管1113间的位置;
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后底板111具有三个第一音杯1112和三个第一反射导管1113,该等第一音杯1112和该等第一反射导管1113分别设于后底板111的中央与两侧位置,且该后上盖112分别形成三个第二反射导管1123,而各第二反射导管1123分别形成于该后上盖112的中央与两侧位置,各第二反射导管1123分别对应于后底板111的第一音杯1112与第一反射导管1113间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瑞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生瑞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26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