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座椅手动式前后滑槽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1267.7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85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江贵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明芳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75 | 分类号: | B60N2/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201101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手动式 前后 滑槽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手动式前后滑槽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座椅于调整前后位置时所使用的手动式前后滑槽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运用于汽车内的座椅,大多利用一种以滑框及滑杆相互配合的滑轨构造来进行组装,以提供所述座椅具有前后的滑移功能。
请参阅图6所示,是现有车辆座椅用的滑轨结构,由图中可清楚得知,现有的滑轨结构,其为利用滑杆B滑移于滑框A内,而滑框A一侧设有缺槽A1,而缺槽A1固设有离合控制杆A2,并在离合控制杆A2上连接一可供使用者操控离合控制杆A2旋动的拉杆A3,让使用者可控制离合控制杆A2的卡止部A21释放或卡挚于滑杆B的凸齿B1,令滑杆B可任意滑移或定位于滑框A,然而,此种滑轨结构在使用上会因离合控制杆A2为设置于滑框A一侧,所以,滑框A只能在一侧边上设置凸齿B1,而当车辆发生碰撞时,离合控制杆A2的卡止部A21容易因冲力过大产生剪力,而脱离凸齿B1,进而让座椅向前快速滑动,造成使用者的危险,且因离合控制杆A2不会随滑杆B移动,所以必须将拉杆A3延伸较长的距离,以防止当使用者将座椅向前方调整时,将拉杆A3遮蔽太多而无法让使用者轻易的扳动拉杆A3,若使用者将座椅向后方调整时,则拉杆A3又露出座椅太多而影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手动式前后滑槽机构,利用卡挚部的多个定位柱为依序穿过底座的定位孔与滑移座的固定孔,以有效的增加卡挚部的承受力,且不会因车辆冲撞而产生剪力,进而可有效防止卡挚部断裂,且因卡挚部为跟随滑移座移动,所以,卡挚件所连接的拉杆也会跟随移动,而不会使拉杆因座椅位置改变而不好使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座椅手动式前后滑槽机构,所述滑槽机构以相对称方式平行设置,且每一滑槽机构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具有基部,而基部两侧弯折有翼部,使两翼部之间形成有滑移空间,且其中一翼部表面横向排列设置有多个定位孔,而滑移空间内容置有滑移座的滑移部,且滑移部上具有多个固定孔,并在滑移部上方延设有可供连接预设座椅的连接部,且连接部一侧表面横向并排设有多个固定部,而固定部枢接有拉杆,且拉杆设置有可循拉杆转动的卡挚部,并使卡挚部的多个定位柱为可依序穿过底座的定位孔与滑移座的固定孔形成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座椅手动式前后滑槽机构,利用卡挚部的多个定位柱为依序穿过底座的定位孔与滑移座的固定孔,以有效的增加卡挚部的承受力,且不会因车辆冲撞而产生剪力,进而可有效防止卡挚部断裂,且因卡挚部为跟随滑移座移动,所以,卡挚件所连接的拉杆也会跟随移动,而不会使拉杆因座椅位置改变而不好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除底座后的立体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移除底座后的立体分解外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立体外观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侧视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6是现有车辆座椅用的滑轨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基部;121-定位孔;12-翼部;13-滑移空间;2-滑移座;21-滑移部;23-固定部;211-固定孔;24-加强板;22-连接部;241-透孔;3-拉杆;31-枢轴部;341-定位柱;32-弹性元件;35-连动部;33-把手;36-钢索;34-卡挚部;A-滑框;A1-缺槽;A2-离合控制杆;A21-卡止部;A3-拉杆;B-滑杆;B1-凸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滑槽机构以相对称方式平行设置,且每一滑槽机构设置有底座1、滑移座2及拉杆3,其中:
所述底座1设置有可固定于预设车辆的基部11,而基部11两侧弯折有翼部12,使两翼部12之间形成有滑移空间13,且其中一翼部12表面横向排列设置有多个定位孔121。
所述滑移座2设置有滑移部21,而滑移部21上具有多个固定孔211,并在滑移部21上方延设有可供连接预设座椅的连接部22,且连接部22与定位孔121同侧表面横向并排设有多个固定部23,而其中两固定部23之间设有加强板24,并于加强板24末端设有透孔241。
所述拉杆3具有枢轴部31,而枢轴部31一侧末端套设有弹性元件32,且远离弹性元件32的另侧弯折设置有把手33,并在把手33与弹性元件32之间设置有卡挚部34及连动部35,且连动部35连接有可带动另一枢轴部31转动的钢索36,而卡挚部34一侧固定于枢轴部31,且在另一侧弯折设置有多个定位柱3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明芳汽车零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明芳汽车零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12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专用枪式安全玻璃击锤
- 下一篇: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