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砖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1045.5 | 申请日: | 200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83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曾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坤盟;曾正辉 |
主分类号: | B28D1/26 | 分类号: | B28D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 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切割砖块的工具,尤指于一种操作方便省力的切砖器。
背景技术
砖块是常见及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随着建造物的多元发展,砖块不再限制于方正的造型,有时亦会配合建造物在其转折处呈导角状的变化。而最常见到的是,建筑工人利用一手拿锤子、一手拿凿子来敲凿砖块,使砖块呈现预定尺寸、导角或多角状。
然而,此种敲凿砖块的方式并不实用,原因在于每次敲凿的角度均无法一致,而且敲击时,握持凿子的手部靠近敲击端,容易在敲凿时误击手部而受伤;再者,目前砖块的种类除了一般的红砖外,尚有清水砖、空心砖、花格砖等等,该些砖块的材质不同、硬度不同,体积均不同,如当较硬、较大型的砖块需要制作造型时,已经无法利用锤子与凿子等工具来简易施工,只能利用大型石材切割机来施作,如此使得工人每每施工时,均需要携带庞大的工具,造成施工上的不便利。
因此,上述砖块的切割问题,实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砖器,用以改善公知切割砖块可能造成的受伤,以及无法完全适用于其他种类砖块切割的缺陷,以达到操作上较为方便,于使用时不会有误击手部的危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的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揭露了一种切砖器,
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
一可相对该底座偏摆的摆臂,具有一握持部,该握持部一端枢接于该底座,另端则设一头部;
一凿子,具有一凿部及杆部,该杆部穿设于该摆臂的头部。
其中,该摆臂与该底座之间设置有一可于常态位置使摆臂相对底座而张开,且使摆臂尾部抵接于底座上以限制摆臂相对底座的张开角度,或可于压缩位置使摆臂摆向底座的扭力弹簧。
其中,该摆臂的头部侧边设有一承接部,该承接部具有一承接凹口,该底座一侧具有一用以配合该承接凹口的凸块。
其中,该头部具有一用以供该凿子杆部穿越的穿孔,该杆部并与该摆臂的头部连结。
其中,该凿子的杆部结合一可相对该头部调整角度的角度固定件,该角度固定件以旋转方式装设于该摆臂的头部中,该摆臂的头部上安装有一用以供角度固定件轴向限位的盖板,该盖板具有一供该凿子杆部穿越的穿孔,该盖板侧边设有角度标示部,且该凿子的杆部具有结合孔,而该角度固定件为两相对的衬套,该衬套内侧具有用以插置于该结合孔的结合柱。
其中,该角度固定件的外周缘具有齿部,而该摆臂的头部安装有一用以卡固该齿部的第一定位件,该第一定位件枢接于该头部,该第一定位件一端具有爪部卡固于该齿部,另端具有一按压部,该头部具有一供该第一定位件爪部穿越的穿槽,且该按压部与该头部之间具有一弹簧。
其中,该底座为长条状,该底座长轴方向上滑设有一可调整相对于该底座位置的固定滑块,该固定滑块为U字状,并于两侧分别具有一导引部,而该底座两侧设有用以使该固定滑块滑设于该底座的滑轨,其中该固定滑块底部具有一用以止挡于工作物侧边的挡板。
其中,该固定滑块两侧分别装置有一对用以可调整地卡固于该底座的第二定位件,该底座两侧具有滑轨,滑轨内具有齿部,而该第二定位件枢接于该固定滑块侧边,并以一端的爪部卡固于齿部,而另端具有一按压部,其中该第二定位件另端与该固定滑块之间具有一弹簧。
其中,该底座穿设一用以限位该固定滑块使之无法脱离该底座的固定销。
其中,该底座两侧设有尺度标示部。
据此,使用者一手握持于摆臂,另一手则利用锤子施力敲击于凿子,以使凿子受力而凿击砖块,并将砖块切割,如此操作上较为方便,于使用时不会有误击手部的危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砖块切割器的外观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砖块切割器的外观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砖块切割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切砖器的侧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系图4的5-5剖面线暨箭头方向所指的剖示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切砖器的固定滑块调整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系图2的7-7剖面线暨箭头方向所指的剖示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系图4的8-8剖面线暨箭头方向所指的剖示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切砖器的凿子调整角度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切砖器于实际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切砖器于实际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切砖器于实际使用状态示意图(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坤盟;曾正辉,未经林坤盟;曾正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10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覆膜机的传动机构
- 下一篇:油烟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