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含有至少一种邻-苯二酚、一种金属盐、过氧化氢和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的组合物的染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1000161.6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1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F·古林;L·格尔劳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雅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33 | 分类号: | A61K8/33;A61K8/49;A61K8/97;A61Q5/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段家荣;付磊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含有 至少 一种 苯二酚 金属 过氧化氢 碳酸盐 碳酸 组合 染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主题是用于染色角蛋白纤维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使所述纤维用 i)至少一种邻苯二酚衍生物、ii)至少一种金属盐、iii)至少过氧化氢或至少一种产 生过氧化氢的体系和iv)至少一种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处理来进行。
背景技术
已知使用含氧化染料前体的染色组合物获得“持久的”着色,该氧 化染料前体通常被称为氧化显色碱(oxidation bases),例如邻-或对-苯二 胺、邻-或对-氨基酚和杂环化合物。这些氧化显色碱是无色或微带色化合 物,其与氧化性产品组合,通过氧化偶合过程,能产生有色化合物。还 已知通过将氧化显色碱与偶合剂或着色改性剂结合可以改变获得的色 调,其中后者特别选自芳族间-二胺、间-氨基酚、间-二酚以及某些杂环 化合物,例如吲哚化合物。该氧化染色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向角蛋白 纤维施用碱或碱和偶合剂的混合物与作为氧化剂的过氧化氢(H2O2或过 氧化氢水溶液);使其扩散;然后漂洗纤维。由此获得的着色是持久的、 强烈的和耐受外部因素的,特别是耐受光线、恶劣天气、洗涤操作、排 汗和摩擦作用。
然而,销售的含有它们的毛发染料可能有缺点,例如玷污或者角蛋 白纤维的气味、舒适和分解问题。这是氧化染色操作的特有情况。
在染色领域中,还已知在金属盐,特别是锰或锌盐存在下,使用邻- 苯二酚化合物染色角蛋白物质,例如毛发或皮肤。专利申请FR 2814943、 FR 2814945、FR 2814946和FR 2814947特别提供了用于染色皮肤或 角蛋白纤维的、含染料前体的组合物,所述染料前体含有至少一种邻-苯 二酚、锰和/或锌盐和氧化物,为特定的锰、锌/碳酸氢盐比率的碳酸氢盐 型碱化剂和任选的酶。依据这些文献,无需过氧化氢,而能够获得强着 色。可是,获得的着色不够强烈,特别是在毛发纤维的情况下。
因此,需要开发染色方法,该方法能够使用邻-苯二酚,特别是富含 邻-苯二酚的天然提取物,获得强烈染色,同时限制角蛋白纤维的脱色。 特别地,需要获得这样的染色,其对毛发较少侵蚀性,同时其能抵抗外 部因素(光线、恶劣天气、洗发水作用),并且在保持强烈和彩色的同时, 是持久和均匀的。
发明内容
通过本发明实现了这一目标,本发明的一个主题是用于染色角蛋白纤维 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用如下物质处理:
i)一种或多种邻苯二酚衍生物,
ii)一种或多种金属盐,
iii)过氧化氢或一种或多种产生过氧化氢的体系,和
iv)一种或多种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前提条件为:当所述方法采用一种或多种产生过氧化氢的体系,和所述方法在 两步或多步中进行时,那么,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不能与一种或多种金属盐一起 施用于角蛋白纤维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题涉及用于染色角蛋白纤维化妆品组合物,其包含:
i)一种或多种邻苯二酚衍生物,
ii)一种或多种金属盐,
iii)过氧化氢或一种或多种产生过氧化氢的体系,和
iv)一种或多种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依照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 该组合物为含水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题涉及包含如上所定义的成分i)到iv)的多隔室装置。
依照本发明的方法显示出染色人角蛋白纤维的优点,得到强烈和彩色 的着色,该着色抗清洗操作、出汗、皮脂和光线,另外,其是持久的但 对所述纤维没有有害改变。进而,使用此方法获得的着色得到从纤维根 部到梢部均匀的颜色(低染色选择性)。。
i)邻-苯二酚衍生物: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形式涉及邻-苯二酚衍生物,或含有至少一个芳族环(优 选苯环),包含至少两个由芳族环的两个相邻碳原子携带的羟基(OH)的化合物的 混合物。依照本发明的一种或多种邻-苯二酚衍生物特别地不是包含吲哚单元的 可自氧化衍生物。更特别地,它们不是5,6-二羟基吲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雅公司,未经莱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10001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