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漏喷底胶的喷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12375.0 | 申请日: | 200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2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成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能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1/38 | 分类号: | B05D1/38;B05C9/06;B05C9/14;B05C1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英特东华律师事务所 32229 | 代理人: | 邵鋆 |
地址: | 21417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漏 喷底胶 方法 | ||
1.一种双次喷胶工艺中防漏喷底胶的喷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上料、步进、涂胶、步进、烘干、步进、目检、下料,其中:
上料步骤中,使新装工件和喷涂了底胶的工件交错排列,其要点是:在开始作业的第一圈时,通过间隔工位上料,同时通过程序控制,第一圈只对上了工件的工位进行底胶喷涂作业;
步进步骤中,通过程序实现步进控制,其要点是:旋转作业台的总工位是按公式M(4M+1)±2MN设置的,每次向前步进的工位数是2M,其中M代表每次喷涂底胶或面胶的数量,N代表根据烘干需要增加或减少的自然数;
涂胶步骤中,喷涂底胶和喷涂面胶在同一个涂胶工位;
烘干步骤中,烘干底胶和烘干面胶在同一个烘干工位;
目检步骤中,对只喷了底胶的工件进行目视检查,将目视检查有漏喷底胶的工件取出,待下一循环到此位置时装上新装工件;
下料步骤中,和目检步骤同时进行,下料、上料在同一个上下料工位。
2.一种双次喷胶工艺中防漏喷底胶的喷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上料、步进、涂胶、步进、烘干、步进、目检、下料,其中:
上料步骤中,使新装工件和喷涂了底胶的工件交错排列,其要点是:在开始作业的第一圈就对工位进行连续上料情况下,同时通过程序控制,只让涂胶工位的底胶喷枪先工作;
步进步骤中,通过程序实现步进控制,其要点是:旋转作业台的总工位是按公式M(4M+1)±2MN设置的,每次向前步进的工位数是2M,其中M代表每次喷涂底胶或面胶的数量,N代表根据烘干需要增加或减少的自然数;
涂胶步骤中,喷涂底胶和喷涂面胶在同一个涂胶工位;
烘干步骤中,烘干底胶和烘干面胶在同一个烘干工位;
目检步骤中,对只喷了底胶的工件进行目视检查,将目视检查有漏喷底胶的工件取出,待下一循环到此位置时装上新装工件;
下料步骤中,和目检步骤同时进行,下料、上料在同一个上下料工位。
3.一种双次喷胶工艺中防漏喷底胶的喷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上料、步进、涂胶、步进、烘干、步进、目检、下料,其中:
上料步骤中,使预热工件、新装工件和喷涂了底胶的工件交错排列,其要点是:在开始作业的第一、二圈时,通过间隔工位上料,同时通过程序控制,第一圈只对上了新装工件的工位进行预热作业,第二圈只对第一圈预热的工件进行喷涂底胶作业,对上了新装工件的工位进行预热作业;
步进步骤中,通过程序实现步进控制,其要点是:旋转作业台的总工位是按公式M(6M+2)±3MN设置的,每次向前步进的工位数是3M,其中M代表每次喷涂底胶或面胶的数量,N代表根据烘干需要增加或减少的自然数;
涂胶步骤中,喷涂底胶和喷涂面胶在同一个涂胶工位;
烘干步骤中,预热、烘干底胶和烘干面胶在同一个烘干工位;
目检步骤中,对只喷了底胶的工件进行目视检查,将目视检查有漏喷底胶的工件取出,待下一循环到此位置时装上新装工件;
下料步骤中,和目检步骤同时进行,下料、上料在同一个上下料工位。
4.一种双次喷胶工艺中防漏喷底胶的喷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上料、步进、涂胶、步进、烘干、步进、目检、下料,其中:
上料步骤中,使预热工件、新装工件和喷涂了底胶的工件交错排列,其要点是:在开始作业的第一圈就对工位进行连续上料情况下,同时通过程序控制,第一圈涂胶工位不工作,第二圈只让涂胶工位的底胶喷枪先工作;
步进步骤中,通过程序实现步进控制,其要点是:旋转作业台的总工位是按公式M(6M+2)±3MN设置的,每次向前步进的工位数是3M,其中M代表每次喷涂底胶或面胶的数量,N代表根据烘干需要增加或减少的自然数;
涂胶步骤中,喷涂底胶和喷涂面胶在同一个涂胶工位;
烘干步骤中,预热、烘干底胶和烘干面胶在同一个烘干工位;
目检步骤中,对只喷了底胶的工件进行目视检查,将目视检查有漏喷底胶的工件取出,待下一循环到此位置时装上新装工件;
下料步骤中,和目检步骤同时进行,下料、上料在同一个上下料工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能表面处理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能表面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23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媒体广播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废油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