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隔环及具有该间隔环的镜头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9847.7 | 申请日: | 200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2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后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隔 具有 镜头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隔环及具有该间隔环的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镜头模组在数码相机、摄像机等成像装置中得到广泛应用,而整合有镜头模组的手机、笔记本等电子装置,更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具有拍摄功能的镜头模组一般由光学元件以及间隔环等组成,间隔环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光学元件之间以调整该相邻的两个光学元件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该镜头模组的光学性能,如设置在两个镜片之间以调整镜头模组的有效焦距。
目前,间隔环一般通过射出成型得到。某些实际应用中,为了阻隔透过镜片边缘的杂散光,间隔环的内表面需设计成楔形。楔形内表面的尖角通过靠破得到。一般地,若尖角过小(如:小于或等于45度),则靠破处不易成型,导致间隔环的内径比设计值小。若尖角过大(如:大于或等于80度),则在从浇口注入原料时冲力使原料充满尖角处,由于冲力大,原料甚至可以充至公、母模之间的缝隙,这样就容易产生毛边,成型后也会导致间隔环的内径的尺寸不均一,不准确。然而,在应用中,间隔环的内径的尺寸对镜头模组的光学性能的影响可能很大,间隔环的内径可能无法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成型时其内径的尺寸易满足要求的间隔环及具有该间隔环的镜头模组。
一种间隔环,其用于安装在一个镜筒内且设置于一个第一光学元件与一个第二光学元件之间。该间隔环包括一个用于抵持该第一光学元件的第一表面、一个相背且平行于该第一表面并用于抵持该第二光学元件的第二表面、一个与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垂直连接且用于抵持该镜筒的外侧壁及一个与该外侧壁相背的内侧壁。该间隔环具有一个向该间隔环内突的顶点。该内侧壁包括一个自该顶点平行于第一表面向该外侧壁延伸的第一侧壁、一个用于连接该第二表面与该第一侧壁的第二侧壁及一个向该顶点的方向延伸且连接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一侧壁的第三侧壁。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三侧壁在该顶点处形成一个尖角,该尖角在60度至70度的范围内。
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一个镜筒、一个第一光学元件、一个第二光学元件及一个上述的间隔环。该第一光学元件、该间隔环及该第二光学元件依次收容于该镜筒内。
上述间隔环及具有该间隔环的镜头模组,其第一侧壁与第三侧壁在顶点处形成一个尖角,且该尖角在60度至70度的范围内,在该角度下该间隔环较容易成型且不容易产生毛边,可以保证成型后该间隔环的内径较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相机模组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间隔环的II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镜头模组100包括一个镜筒10、一个第一镜片20、一个第二镜片30及一个间隔环40。
该镜筒10包括一个成像侧110及一个与该成像侧110相对的开口侧120。
该第一光学元件20、该间隔环40及该第二光学元件30从该成像侧110到该开口侧120依次收容于该镜筒10内。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光学元件20及该第二光学元件30均为镜片且具有一个共同的光轴OO’。
请结合图2,该间隔环40包括一个第一表面41、一个相背且平行于该第一表面41的第二表面42、一个垂直连接该第一表面41与该第二表面42的外侧壁43及一个与该外侧壁43相背的内侧壁44。
该第一表面41靠近该开口侧120,其用于抵持第二光学元件30。该第二表面42靠近该成像侧110,其用于抵持该第一光学元件20。该外侧壁43用于抵持该镜筒10。
该间隔环40具有一个向该间隔环40内突的顶点S。该内侧壁44包括一个自该顶点S沿平行于第一表面41向该外侧壁43延伸的第一侧壁441、一个连接该第二表面42与该第一侧壁441的第二侧壁442及一个向该顶点S的方向延伸且连接该第一表面41与该第一侧壁441的第三侧壁443。可以理解,该第一侧壁441在该外侧壁43上的正投影位于该第一表面41和该第二表面42之间。
该第一侧壁441与该第三侧壁443在该顶点S处形成一个尖角θ,本实施方式中,60°≤θ≤70°,如此,该尖角θ较容易成型且不容易产生毛边,可以保证成型后该间隔环40的内径较准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98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