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OsMS5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9327.6 | 申请日: | 200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8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兵;谭何新;梁婉琪;袁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07K14/415;C12N15/63;C12N15/82;C12N1/21;C12N1/19;C12N5/10;C12R1/01;C12R1/19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osms5 基因 及其 编码 蛋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的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具体是一种水稻参与花粉发 育的OsMS5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
背景技术
水稻是人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约有一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要粮食。中国的 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而总产量却占粮食作物产量的42%以上,单位 面积产量比整个粮食作物平均高出45.17%,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水稻雄性不育与杂种优 势的广泛应用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高等开花植物中,花粉发育是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花粉囊组织的分化,在花粉囊里 ,小孢子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小孢子,小孢子进一步发育成花粉粒。作为开花的单子叶 植物,水稻雄性生殖发育的显著特征是形成六枚雄蕊,在孢子体基因和配子体基因共同作用 下,小胞子母细胞在花粉囊中减数分裂产生小孢子,小孢子进一步发育成花粉粒。当花粉囊 裂开时,成熟的花粉释放出来,使得受精能够发生。近年来,随着水稻测序的完成,EST库 的建立,突变体库的建立,基因芯片数据的获得,水稻的分子遗传学分析已经发现了一些基 因在特定的雄蕊的决定,控制花粉囊细胞的分开和分化,控制雄性减数分裂,支持花粉囊的 发育和促进花粉囊的开裂中起作用。同时,在分子农业中,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重 组蛋白是近十几年来基因工程研究的一大热点。植物具有完整的真核表达系统、重组蛋白通 常可以正确组装、折叠和修饰,同时,由于植物表达体系的方便、廉价等优点,利用转基因 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迅猛发展,已有100余种蛋白中得到表达,有些已进入商业化生产 ,而且大多数药用蛋白都是分泌型蛋白。从水稻雄性不育突变株中分离相关基因,在农业生 产上有重要的作用。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尚未有关水稻OsMS5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稻OsMS5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本 发明的OsMS5基因编码的蛋白可用来产生新的水稻雄性不育系,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参与水稻 花粉的发育,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OsMS5基因,其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第二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OsMS5基因编码的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 所示。
第三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质粒,该质粒包含SEQ ID NO:1所示的基因。
第四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表达载体,该载体包含SEQ ID NO:1所示的基因。
第五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宿主细胞,该宿主细胞包含SEQ ID NO:1所示的基因。
所述宿主细胞为大肠杆菌。
所述宿主细胞为农杆菌。
第六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水稻雄性不育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包含SEQ ID NO:1所示的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入水稻细胞;
步骤二,培育转化的水稻细胞,得到水稻雄性不育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OsMS5基因编码的蛋白可用来 产生新的水稻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子,开展轮回选择和创造基因库,在农业生产上具有 十分重要的应用;此外,该基因编码的蛋白是一种N糖蛋白,且5’端含有一个分泌性的信号 肽,并具有两个FAS1细胞粘附结构域,细胞学和生物化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参与水稻花粉的发 育,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osms5突变体植株的形态学观察图;
图2为OsMS5基因座位示意图;
图3为OsMS5基因序列示意图;
图4为osms5突变体花药发育各个阶段与野生型的对照图;
图5为RT-PCR显示OsMS5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图;
图6为原位杂交显示OsMS5基因的表达时空结果图;
图7为OsMS5蛋白全长在pET32a载体中蛋白表达结果图;
图8为OsMS5蛋白糖基化的验证图;
图9为OsMS5互补质粒pCAMBIA 1301-OsMS5的构建示意图;
图10为OsMS5转基因苗互补成功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93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沼气池酸碱度调节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原位反应低温制备氧化铝陶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