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冷却壁打压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7906.7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4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0 | 分类号: | C21B7/10;C21B7/2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宋洁瑾 |
地址: | 30030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冷却 打压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漏方法及其装置,特别是高炉冷却壁的打压检漏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高炉冷却壁固定在高炉炉壁上,内砌耐火材料,按照国家规范和施工程序,要求在安装前要逐个打压。一座高炉冷却壁有数百块,传统的打压是用卡扣拧紧打压或活节连接,费工费时。
传统打压方法为:冷却壁出厂时,根据与管道的连接形式其管口有两种型式:大型高炉(即1200立以上)为焊接,冷却壁管口为平口,打压时用胶管和卡环固定(见附图3),因为上胶管和拧卡环很费工,所以一个环接下来就用时较多;小型高炉(即1200立以下)为了安装方便,一般采用螺栓连接,冷却壁管口为螺纹,打压时用活节连接(见附图4),因为活接连接必须对正,并缠络麻丝才能不漏水,故用去很多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炉冷却壁打压方法及其装置,解决传统打压方法费工费时且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炉冷却壁打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测量冷却壁管1内径,选择直径小于冷却壁管内径的加工打水管,并在其外壁加工螺纹;
加工环板,使其外径小于冷却壁管内径,内径大于加工打水管直径;
配置橡胶环,其厚度为30~40mm,橡胶环外径小于冷却壁管内径,内径大于加工打水管直径;
根据加工打水管外壁的螺纹配置两端螺栓;
按照螺栓、环板、橡胶环、环板、螺栓的顺序与内套管连接成一体,分别拧紧上面的螺栓使橡胶环受压,与冷却壁管产生摩擦并起到密封作用;启动打压泵,通过加工打水管缓满加满水,观察橡胶环密封情况,发现漏水再紧固螺栓直到达到试水压为止。
所述加工打水管直径d=D-20mm。
所述环板外径为D-3mm,内径为d+2mm,厚度为5mm。
所述橡胶环厚度为30~40mm,外径为D-5mm,内径为d+5mm。
一种高炉冷却壁打压装置,包括打压泵和加工打水管,所述加工打水管直径小于冷却壁管内径,所述加工打水管外壁设置有螺纹,与所述螺纹相匹配的两个螺栓通过螺纹与加工打水管连接,所述螺栓之间依次设置有环板、橡胶环和环板,所述环板和橡胶环外径小于冷却壁管内径,内径大于加工打水管直径。
本发明提供的高炉冷却壁打压方法和打压装置的优点在于:采用橡胶垫片的方法,该方法无论何种形式的冷却壁都适用,省工省时,可大大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高炉冷却壁的八个管道。
图2为采用本发明方法的打压装置。
图3为传统打压时卡扣连接形式装置。
图4为传统打压时螺纹连接形式装置。
图中,1、打压泵,2、加工打水管,3、冷却壁管壁,4、环板,5、橡胶环,6、螺栓,7、活节(丝扣与管丝扣匹配),8、麻丝或胶带,9、卡扣,10、胶皮打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测量冷却壁管3内径,一般为D=57~60mm,然后根据管径D选择加工打水管2,加工打水管2要选择厚壁管,以便在外壁加工螺纹,直径为d=35~40mm(小两个标准差),一般为d=D-20mm;第三步加工环板4,其外径¢=D-3mm,内径¢=d+2mm,厚度为5mm;第四步配置橡胶环5,橡胶要求弹性好,有一定硬度,其厚度为30~40mm,外径为D-5mm,内径为d+5mm;最后配置上下环板4两端的螺栓6。
如图2所示,按照螺栓6、环板4、橡胶环5、环板4、螺栓6的顺序与加工打水管2连接成一体,按照冷却壁的管口数加工若干套(如图1所示八个管口,故加工八套),按打压图式连接好,分别拧紧上面的螺栓6使橡胶环5受压,与冷却壁管3产生摩擦并起到密封作用。启动打压泵1,缓满加满水,观察橡胶环5密封情况,发现漏水再紧固螺栓6直到达到试水压为止。一般试水压力为0.4MPa,稳压30分钟不漏水为合格,一块冷却壁试水用人两个,用时45分钟为一循环,每天完成13块。所加工的器件可重复利用,节约了很大费用。
本发明方法的装置简单,易加工,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方便,用时短,并可准确检测高炉冷却壁的漏水情况,可大大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79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