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扣件及采用该扣件的壳体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6535.0 | 申请日: | 200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6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江小将;张硕修;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扣件 采用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扣件及采用该扣件的壳体,尤其涉及一种扣件及采用该扣件的电子装置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装置如移动电话等竞相涌现,令消费者可随时随地享受移动技术带来的种种便利,而人们对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壳体作为电子装置的主要部件同样需要可以长期使用。
一种移动电话壳体,其包括塑胶框体及与塑胶框体结合的扣件。该扣件为金属片体,其通过一体成型或螺钉螺合的方式与框体结合。
然而,扣件一般为矩形片状,其与塑胶框体一体成型的结合强度较低,多次使用后,扣件容易从塑胶框体脱出。如果采用螺钉螺合的方式将扣件与塑胶框体,虽然可以具有较大的结合强度,但逐个拧紧螺钉需耗费较多的时间,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与塑料框体结合强度较大且易于与塑料框体结合的扣件及采用该扣件的壳体。
一种扣件,其包括主体及形成于主体一端的钩部,主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锁合孔,锁合孔的孔壁上具有衔接面,锁合孔在注塑过程中供塑胶材料流过,塑胶材料冷却后填充所述锁合孔以形成与衔接面相配合的卡合部。
一种壳体,其包括塑胶框体及与塑胶框体一体成型的多个扣件,扣件包括主体及形成于主体一端的钩部,主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锁合孔,锁合孔的孔壁上具有衔接面,塑胶框体于锁合孔内形成有与衔接面相配合的卡合部。
上述扣件与塑胶框体一体成型时,除了钩部可钩设于塑胶框体上外,塑胶材料流过扣件的锁合孔后,还可形成卡合部与衔接面相配合,以进一步增强扣件与塑胶框体的结合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扣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扣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扣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扣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扣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的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壳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图6所示的壳体的部分侧视图。
图9是图6所示的壳体沿VII-VII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扣件及采用该扣件的壳体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扣件30,其包括大致为矩形片状的主体31及形成于主体31一端的钩部33。扣件30于主体31邻近钩部33的部位开设有一个锁合孔35。该锁合孔35用于在注射过程中供塑胶材料流过。在本实施例中,扣件30为金属件,锁合孔35大致为等腰梯形,其尺寸沿靠近钩部33的方向逐渐减小。锁合孔35的孔壁具有两个相对的衔接平面351。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扣件40,其与实施例一的扣件30具有相似的结构,其不同在于:主体41远离钩部43的一端还开设有一个安装孔46,该安装孔46用于供其它部件穿过并定位。
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扣件50,其与实施例一的扣件30具有相似的结构,其不同在于:扣件50于主体51邻近钩部53的部位并排开设有两个锁合孔55。可以理解,扣件50上也可以开设两个以上的锁合孔55。
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扣件60,其与实施例一的扣件30具有相似的结构,其不同在于:锁合孔65为半椭圆形,其尺寸沿靠近钩部63的方向逐渐减小。锁合孔65的孔壁具有两个相对的弧形衔接面651。
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一种扣件70,其与实施例二的扣件40具有相似的结构,其不同在于:锁合孔75为大致为矩形,其孔壁形成有两个相对的粗糙衔接面751。
请参阅图6至图9,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壳体90,其包括一体成型的塑胶框体91及多个扣件30、40、50。
塑胶框体91包括大致呈矩形的外框911及形成于外框911内壁上的环形定位部912。外框911的底端还形成有多个与扣件相对应的卡合部913。在本实施例中,该卡合部913是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凸起,其可卡入扣件30、40、50上的锁合孔35、45、55。
上述壳体60通过以下的成型方法制成:
将多个扣件30、40、50定位于注塑模具(图未示)中;
然后通过注塑模具向模内注射熔融的塑胶材料以形成塑胶框体31,此时,塑胶材料流过锁合孔35并冷却后形成卡合部3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65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PLC远程站的皮带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中药饮片生产智能物联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