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类零件的装夹方法及专用筒型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5931.1 | 申请日: | 200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3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蔡晓东;沈洋西;高喜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B23Q1/72;B23B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 冬 |
地址: | 61700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件 方法 专用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轴类零件的装夹方法及专用夹具。
背景技术
一些长轴类零件在加工前往往是外圆不规则的坯料,因此必须通过车端面和打中心孔的 方式先在该轴类零件上加工出基准。受条件限制,车端面和打中心孔往往是在车床上进行的。 作为车床的现有设施,中心架是精车长轴所必不可少的辅助装备。最常用的中心架具有沿周 向间隔设置的三个可伸缩调节的支撑爪,相邻两个支撑爪之间相互间隔120度,三个支撑爪 的轴心相交于一点即为中心架的支承中心。在精车长轴时,将长轴的一端夹持在卡盘上,并 将其轴体直接通过中心架旋转支承,以此保证长轴的轴心与卡盘的旋转中心理论上同轴。但 是,对于外圆不规则的长轴类零件比如所说的坯料,却很难通过中心架来保证工件轴心与卡 盘旋转中心的同轴度,因而无法保证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保证加工精度的轴类零件的装夹方法及专用筒型 夹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这种轴类零件的装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中心架的支承中心与卡盘的旋转中心调整并保持同轴;
步骤二:将轴类零件的轴端夹持在卡盘上,将其轴体轴向套入并悬持在一筒型夹具内, 并将该筒型夹具的外圆柱面旋转支承于所述中心架上;
步骤三:旋转卡盘使轴类零件带动筒型夹具在中心架上旋转,旋转时根据筒型夹具外圆 的径向跳动来调整筒型夹具与所述轴类零件轴体间的径向相对位置并固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法所使用的筒型夹具,它包括表面为圆柱形且两端开口的筒体, 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径向支撑定位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通过一筒型夹具使轴体间接支承于中心架上,该筒型夹具 的外表面为圆柱形,可与中心架很好的配合;旋转卡盘使轴类零件带动筒型夹具在中心架上 旋转,由于轴类零件的旋转中心与筒型夹具的轴心可能存在一定的偏移,从而导致筒型夹具 外圆的径向跳动;根据筒型夹具外圆的径向跳动进而调整筒型夹具与所述轴类零件轴体间的 径向相对位置,从而逐步将工件调整到比较理想的状态,保证加工精度。本发明能有效扩大 车床适用范围,且显著提高因工件刚性差而引起的质量问题,易操作,造价低,有较好的通 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轴类零件的装夹方法中步骤一的工作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轴类零件的装夹方法中步骤二及步骤三的工作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专用筒型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面图。
图中标记为:卡盘1、中心架2、筒型夹具3、筒体31、调节螺钉32、导轨4、轴类零件 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轴类零件的装夹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一:将中心架2的支承中心与卡盘1的旋转中心调整并保持同轴;
步骤二:将轴类零件5的轴端夹持在卡盘1上,将其轴体轴向套入并悬持在一筒型夹具 3内,并将该筒型夹具3的外圆柱面旋转支承于所述中心架2上;
步骤三:旋转卡盘1使轴类零件5带动筒型夹具3在中心架2上旋转,旋转时根据筒型 夹具3外圆的径向跳动来调整筒型夹具3与所述轴类零件5轴体间的径向相对位置并固定。
其中,将轴类零件5悬持在筒型夹具3内的目的,是保证轴类零件5与筒型夹具3的内 周壁之间形成一定的调整空间,以便后续对筒型夹具3与所述轴类零件5轴体间的径向相对 位置进行调整。要将轴类零件5悬持在筒型夹具3内,必然需要在筒型夹具3的内壁与轴类 零件5之间设置支撑结构。由于旋转卡盘1可使轴类零件5带动筒型夹具3在中心架2上旋 转,因此该支撑结构实际上还起到了将轴类零件5与筒型夹具3进行周向固定的作用。
在轴类零件5的轴体上轴向套入并悬持在一筒型夹具3内时,需要考虑将筒型夹具3套 在工件合适的位置,最好根据工件的弯曲程度而定,以工件整体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并且伸 出部分有足够的刚性,可以进行车端面和打中心孔的加工为原则。
常用的中心架具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三个可伸缩调节的支撑爪,相邻两个支撑爪之间相 互间隔120度,三个支撑爪的轴心相交于一点即为中心架的支承中心。将三个支撑爪锁紧后, 即固定了中心架2的支承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59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线高压水射流喷砂表面清理系统
- 下一篇:气缸盖侧放加工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