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喀斯特地区防雷接地网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4207.7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0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罗飞;谢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南源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16 | 分类号: | H02B1/16;H02B5/01;H01R4/6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02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喀斯特 地区 防雷 接地 结构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喀斯特地区防雷接地网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先在需埋设防雷设备的区域开设深井,并将开设有渗透孔的金属电极放入深井之内,然后将降阻材料从金属电极注入,利用金属电极的渗透孔进入并填满深井;在开设深井时先对深井的地质层进行采样,并根据地质层采样结果开设金属电极上的渗透孔,使放入深井的金属电极上的渗透孔位置与地质层中具有岩石断面的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喀斯特地区防雷接地网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阻材料为物理降阻剂。
3.一种喀斯特地区防雷接地网的结构,它包括喀斯特地区防雷区域(1),其特征在于:在喀斯特地区防雷区域(1)上开设有深井(2),在深井(2)内设有空心管状的金属电极(3),在深井(2)及金属电极(3)内设有降阻材料(4);深井(2)上具有岩石断面层(6),在金属电极(3)上设有渗透孔(5),渗透孔(5)的位置与岩石断面层(6)的位置相对,在岩石断面层(6)内有降阻材料(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喀斯特地区防雷接地网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金属电极(3)的底部设有渗透孔(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喀斯特地区防雷接地网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深井(2)的孔径为φ60~φ110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喀斯特地区防雷接地网的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电极(3)的管径为φ35~φ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南源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南源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42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
- 下一篇:视频导航方法与视频导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