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载设备生产的多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4111.2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6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旻;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富士通南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32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载 设备 生产 生命周期 管理 系统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设备组装过程控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更具体的说是用 于车载设备生产的多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应用于很多设备组装领域。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具 体设备组装领域提供一些方法和理论,但对某些实际生产领域中的过程控制,还 无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的理论与务实》(作者:朱 战备、韩孝君等)涵盖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多个侧面,从策略、流程、人员、 组织与信息技术等五个层面,比较了PLM和ERP的差异性,并详细论述了与产 品生命周期管理相关的整个业务流程体系与解决方案,以便于企业结合自身的实 际情况,来选择实施合适的系统。
在过程控制领域中应用的技术和理论主要集中在流水化生产或组装、产品的 质检、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已公开的过程控制方法侧重于生产制造领域的理论,一般不涉及软硬件相结 合的设备制造,无法对生产制造领域的过程进行多点、即时控制,并且一般侧重 理论方法而不侧重具体系统的实现以及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的多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 用于车载设备生产的多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将多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用于车载设备零件组装的过程控制,可提高相应的生产效率。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车载设备生产的多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包括数据传感器、生产控制 器、生产指标服务器和定量问题分析管理服务器,用于检测或采集生产设备的过 程变量的数据传感器将获得的数据传入生产控制器进行处理,生产控制器将处理 过的数据传递给生产指标控制服务器;定量问题分析管理服务器获取生产指标控 制服务器的生产过程数据,并将其转变成可分析的数据并提交给多生命周期管理 服务器进行分析,多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器分析得出的数据再反馈生产成本数据服 务器并由其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调整。
上述的生产成本数据服务器对多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器和软件品质数据服务 器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多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器和软件品质数据服务器中的数据 来源于安装于车载设备生产中的不同软件。
所述的多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器通过操作员站、管理员站、EGP站和QA站 对生产过程进行操控。软件多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器通过广域网、内部局域网或虚 拟专有网络连接远端控制站。
一种用于车载设备生产的多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现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一)明确企业生产状况及存在问题:根据实际生产流程,理清生产步骤,明确 各个生产环节的先后次序;收集并整理生产数据,包括单位时间的产品生产 量、产品合格率、单位时间的人员成本和单位时间的综合成本;寻找影响生 产力的要素:操作人员不熟练、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任务安排不合理、生 产设备老化、供电系统不稳定或生产部门之间不协调。
多生命周期数据分析及调整:将采集得到的过程数据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分析车载设备生产情况,
公式①:
t(i)=score_std(i)/score(i)
其中score_std(i)是产品单位时间内合格产品数量,score(i)是单位时间内的总 产量,t(i)是产品合格率;
公式②:
sc(i)=tc(i)/score_std(i)
其中score_std(i)是产品单位时间内合格产品数量,tc(i)是单位时间内的人力总 成本,sc(i)是单个合格产品的人员成本;
最后,得到产品生产的各项指标,用户也可以参照sc(i),进一步分析和扩展 自己关心数据项,可进入下一步;
(二)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梳理当前的企业生产流程,将整个生产过程作为 一个生命周期,然后再进一步收集整个生产流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生产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富士通南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富士通南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41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80度防腐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无铜银镜镜背保护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