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防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58522.0 | 申请日: | 200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3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志刚 |
主分类号: | E21F5/02 | 分类号: | E21F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5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防 工作面 瓦斯 煤尘 爆炸 设备 | ||
技术领域:预防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的设备属于煤矿预 防瓦斯煤尘爆炸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工作面有瓦斯涌出过 程,如割煤过程、放炮掘进过程和排放瓦斯过程。
背景技术:通过全面了解和检索,目前工作面采煤过程 如割煤过程、放炮掘进过程和排放瓦斯过程,均没有有效的 预防煤尘瓦斯爆炸的技术手段,整个过程有瓦斯涌出,割煤、 放炮过程又产生明火,因此,经常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发明了预防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的 设备。
发明内容:预防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的设备其特征是将 液体药液箱(1)和药液耐压容器(2)通过管路(7)与电 机及喷雾泵(3)通过管路(7)将液体药液雾化喷洒到有瓦 斯煤尘爆炸的区域,用于预防和控制瓦斯煤尘爆炸;药液耐 压溶器(2)与高压氮气瓶(5)相连接,当停电或电机及喷 雾泵(3)无法正常工作时,靠高压氮气瓶(5)将高压氮气 注入到药液耐压容器(2)中,靠氮气的压力将液体药液压 入管路(7)中并将液体药液喷洒到有瓦斯煤尘爆炸的区域, 用于预防和控制瓦斯煤尘爆炸。
预防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的设备,其特征是:电机及喷 雾泵(3)的入口端和出口端之间,并联有一趟管路(7)叫 循环管路(6),其作用是电机及喷雾泵(3)启动时,“循环、 短路、低负荷”启动;当停电或电机及喷雾泵(3)不能工 作时,药液耐压容器(2)中的药液,在高压氮气瓶(5)的 氮气压力下,药液耐压容器(2)中的药液通过循环管路(6) 进入管路(7)中,并将药液压出喷洒到有瓦斯煤尘爆炸的 区域,用于预防和控制瓦斯煤尘爆炸。
预防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的设备,其特征是液体药液箱 (1)、药液耐压容器(2)、电机及喷雾泵(3)、高压氮气瓶 (5)、第一阀门(13)、第二阀门(14)、第三阀门(15)、 第四阀门(16)、第五阀门(17)、循环管路(6)均安装在 矿用平板车(4)上,以便于整体移动和运输。
预防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的设备,其特征是管路(7) 通过第一阀门(13)与液体药液箱(1)底部相连,同时通 过第二阀门(14)与药液耐压容器(2)的底部相连;管路 (7)通过第三阀门(15)、第四阀门(16)与循环管路(6) 和电机及喷雾泵(3)相连,管路(7)与第五阀门(17)构 成喷雾总控制。
预防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的设备,其使用时的特征是将 药液注入液体药液箱(1)和药液耐压容器(2)后,打开第 一阀门(13)、第三阀门(15)、第四阀门(16)、第五阀门 (17),关闭第二阀门(14),启动电机及喷雾泵(3),并逐 步关闭第四阀门(16);当停电或电机及喷雾泵(3)出现故 障时,关闭第一阀门(13)、第三阀门(15),打开第二阀门 (14)、第四阀门(16)、第五阀门(17),开启高压氮气瓶 (5),用高压氮气的压力将药液耐压容器(2)中的药液通 过管路(7)压出并喷向有瓦斯煤尘爆炸的区域,用于预防 控制煤尘瓦斯爆炸。
预防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的设备,其特征是液体药液箱 (1)顶端设置有注液口(9),注液口(9)中安装有过滤网, 防止液体中混入杂质,影响喷雾;药液耐压容器(2)顶部 安装有安全阀(8),并排安装有注液口(9)、压力表(10), 在药液耐压容器中上部安装有溢水阀(11),并设置有人孔 (12)便于维修,在压力表(10)的旁边安装有氮气入口, 氮气入口另一端与高压氮气瓶(5)相连接。
预防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的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 以下优点:
1、解决了边生产、边涌出瓦斯、边产生明火、引起瓦 斯爆炸的重大问题。
2、预防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的设备在放炮前喷雾、在 割煤时喷雾、在排放瓦斯时喷雾,彻底解决了因明火引燃引 爆瓦斯,同时,爆炸过程和燃烧过程也能终止燃烧和爆炸。
3、药液是进口美国的F500,具有吸热、降温、消烟、 灭火的性能,特别是用预防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的设备在井 下方便运输和使用。
4、改善了井下环境,杜绝了瓦斯爆炸,利国利民。
附图说明:
附图为预防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的设备示意图。
1、液体药液箱;2、药液耐压容器;3、电机及喷雾泵;
4、矿用平板车;5、高压氮气瓶; 6、循环管路;
7、管路; 8、安全阀; 9、注液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志刚,未经杜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8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