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蚬人工育苗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48426.8 申请日: 2009-12-15
公开(公告)号: CN102090354A 公开(公告)日: 2011-06-15
发明(设计)人: 常亚青;王庆志;赵冲;宋坚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水产学院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A23K1/18
代理公司: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代理人: 闪红霞
地址: 116000 辽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人工 育苗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淡水贝类的人工育苗技术,尤其是一种成活率高、抗逆性好的河蚬人工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又称沙蜊、蛘、金蚶、扁螺、黄蚬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江河、湖泊、沟渠等淡水水域,是淡水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河蚬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高,每克河蚬肉含蛋白质5.3%,脂肪2%,糖7%,水分85%,灰分0.7%,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和核黄素等。据《本草纲目》记载:″蚬肉能下温气,利小便″。另据现代药书等记载:河蚬肉有清热解毒之功效,适量食用蚬肉可治疗疔疮肿毒、湿热黄疸、不便不利等症,对治疗夜盲症和促进母体乳汁分泌、加快产妇产后身体恢复也有作用,蚬肉中丰富的维生素B12对治疗贫血也有特殊疗效。

由于河蚬所具有的营养、药用及食疗价值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近几年来,随着河蚬的畅销,河蚬的人工养殖规模也迅速扩大,已成为淡水养殖新的经济增长点。现有河蚬的人工养殖方法是在河蚬繁殖期,采捕小的河蚬苗后再进行人工培育,过度采捕及环境恶化已导致天然苗种资源日趋枯竭,制约了河蚬人工养殖业的发展。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人工苗种繁育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成活率高、抗逆性好的河蚬的人工育苗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河蚬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a.以性成熟河蚬个体作为亲本,通过人工刺激至排放精卵;

b.收集受精卵入水温20~22℃、pH7.3~7.8、盐度为0的孵化池中充气孵化,孵化密度30~50个/ml;

c.收集D形幼虫培育,培育密度为2~3个/ml,培育用水为经过滤的河水,温度20~22℃,pH7.3~7.8,盐度0,日换水1~2次,换水量1/3~1/2,饲喂淡水单胞藻饵料,密度为5~8cell×103/ml,据摄食情况适当调整;

d.当D形幼虫壳长达190~210μm时,加大投饵量至3~5×104cell/ml培养D形幼虫至变态幼虫;

e.以5~8×104cell/ml投饵量培养变态幼虫至稚贝壳长为1~2mm。

所述性成熟河蚬个体是在春季4月自然水温10℃以下时,从自然环境中采捕2~3龄、壳长2~4cm的河蚬个体经人工促熟,促熟的具体条件是:初始水温10℃,日升温0.5~1.0℃,于18℃恒温培养,饲喂淡水单胞藻、螺旋藻粉及蛋黄,其中单胞藻5~10×104cell/ml,螺旋藻粉15~30g/m3,蛋黄15~30g/m3,螺旋藻和蛋黄均用300目筛绢揉搓过滤后投喂,至性腺成熟。

所述性成熟河蚬个体是在春季6月自然水温18℃以上时,从自然环境直接采捕性成熟河蚬个体。

所述a步骤的人工刺激是在20℃条件下,阴干河蚬亲本6小时,然后放入照紫外线射剂量为400mw·h/L、温度为25℃的河水中1h后再放入20℃河水中1h,反复进行直至排放精卵。

所述淡水单胞藻是用玻璃钢水槽,通过消毒、注水、施肥、除害等步骤获得人工增殖的淡水单胞藻饵料。

所述受精卵及D形幼虫均是用300目筛绢网收集。

所述经过滤的培育用水是用脱脂棉及500目筛绢过滤。

本发明利用传统贝类育苗设施,在掌握河蚬自然繁殖规律的基础上,突破了河蚬的人工育苗技术,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可快速培育出大量的成活率高、抗逆性好河蚬人工苗种,满足大规模人工养殖河蚬的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a.以性成熟河蚬个体作为亲本,通过人工刺激至排放精卵;所用河蚬亲本可以是在春季4月自然水温10℃以下时,从自然环境中采捕2~3龄、壳长2~4cm的河蚬个体经人工促熟,促熟的具体条件是:初始水温10℃,日升温0.5~1.0℃,于18℃恒温培养,饲喂淡水单胞藻、螺旋藻粉及蛋黄,其中单胞藻5~10×104cell/ml,螺旋藻粉15~30g/m3,蛋黄15~30g/m3,螺旋藻和蛋黄均用300目筛绢揉搓过滤后投喂,至性腺成熟;也可以在春季6月自然水温18℃以上时,从自然环境直接采捕性成熟河蚬个体;人工刺激方法是在20℃条件下,阴干河蚬亲本6小时,然后放入紫外线照射剂量为400mw·h/L、温度为25℃的河水中1h后再放入20℃河水中1h,反复进行直至排放精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水产学院,未经大连水产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84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