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报警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3438.1 | 申请日: | 200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9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陆涛;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0 | 分类号: | G08B21/00;G05B19/048;G06F1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10001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警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设备控制软件的报警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报警是指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于设备或软件异常而发出的警示信息。报警在设备的运行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提供了对设备的保护,维护了工艺生产的安全。而报警发生后的处理对设备的保护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报警后的处理主要是基于报警类型,现在的报警信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阻塞型报警,即当报警发生后立即阻止当前线程的运行,给出警示信息,等待处理;另一类是非阻塞型报警,即当报警发生后给出警示信息,但是该线程仍然继续运行。
参照图1,是现有技术所述的一种报警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101,设备的某个线程正在运行;
步骤102,线程运行异常发出报警信息;
步骤103,判断报警类型;
步骤104,如果是阻塞型报警,则终止当前线程的运行,给出警示信息等待人工处理,提供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
1)终止当前线程,执行提前设定的设备保护操作;
2)重新执行该线程;
3)忽略当前报警,继续操作。
步骤105,如果是非阻塞型报警,则继续运行当前线程,并给出警示信息,等待人工干预处理。
上述报警处理方法可以消除当前线程的异常,对设备和工艺生产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与当前线程相关的其它线程也可能受当前线程的影响而发生危险,而上述方法并未提供任何处理。例如,对于非阻塞型报警,有些报警信息需要在人工干预之前终止某些必要的操作,而现在的报警处理方式未提供这种处理;对于阻塞型报警,该报警阻塞了当前线程,但未终止相关线程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报警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当报警发生后,对所有相关的有可能发生危险的报警设备进行处理,全面保证设备的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报警处理方法,包括:
监控当前启动的所有线程;
针对每一个线程X,提取与线程X相关的所有线程的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中包含报警级别;
当线程X发生报警后,根据所提取的报警信息,对线程X及其相关线程按照报警信息中包含的报警级别进行不同的报警处理;和/或,根据报警信息中定义的指定方式对线程X及其相关线程进行报警处理。
优选的,所述对线程X及其相关线程按照报警信息中包含的报警级别进行不同的报警处理包括:
判断线程X的报警级别;
如果报警级别是提示性报警,则继续运行线程X;
如果报警级别是错误性报警,则等待线程X运行结束后再提示对线程X及其相关线程进行手动处理;
如果报警级别是致命性报警,则终止线程X及其相关线程的运行。
优选的,如果报警级别是提示性报警,则线程X继续运行,同时终止与线程X相关的线程。
优选的,所述监控当前启动的所有线程包括:
单独启动一个监控线程,对当前启动的所有线程进行监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报警处理装置,包括:
报警监控单元,用于监控当前启动的所有线程;
信息提取单元,用于针对每一个线程X,提取与线程X相关的所有线程 的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中包含报警级别;
报警处理单元,用于当监控到线程X发生报警后,根据所提取的报警信息,对线程X及其相关线程按照报警信息中包含的报警级别进行不同的报警处理;和/或,根据报警信息中定义的指定方式对线程X及其相关线程进行报警处理。
优选的,所述报警处理单元包括: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线程X的报警级别;
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当报警级别是提示性报警时,继续运行线程X;
第二处理子单元,用于当报警级别是错误性报警时,等待线程X运行结束后再提示对线程X及其相关线程进行手动处理;
第三处理子单元,用于当报警级别是致命性报警时,终止线程X及其相关线程的运行。
优选的,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还用于当报警级别是提示性报警时,继续运行线程X,同时终止与线程X相关的线程。
优选的,所述报警处理单元包括:
第四处理子单元,用于根据报警信息中定义的指定方式对线程X及其相关线程进行报警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34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