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丁醇一步合成异丁酸异丁酯用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34763.1 | 申请日: | 200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1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恒秀;陈维斌;张千;卢荣群;何珍娟;葛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恒兴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63 | 分类号: | B01J23/63;C07C69/24;C07C67/40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08 | 代理人: | 李妙英 |
地址: | 2142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丁醇 一步 合成 丁酸 异丁酯用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产品用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合成异丁酸异丁酯 用的催化剂。
背景技术
异丁酸异丁酯主要用于香精、香料的调制。由于该产品基本无毒,且不会造成环境 污染,近几年,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该产品作为一种中沸点酯类溶剂也得到 了广泛应用。
关于该产品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异丁酸和异丁醇为原料的酯化法(化学试剂, 1993,15(2):109-110)、异丁醛缩合法(EP31606(1981))和异丁醇脱氢法(石油 化工,1993,22(2)111)。其中酯化法目前较为普遍的是以酸和醇为原料,在硫酸催 化下发生酯化反应,再经中和、精馏得到成品,这也是酯类产品的传统生产工艺。但由 于该法使用硫酸为催化剂,存在设备腐蚀大、有污染且选择性较低等缺点。异丁醛缩合 法由于使用均相配合物为催化剂,存在催化剂分离等问题,主要用于小规模制备食品级、 高纯度的产品。关于酯类产品的另一研究方向是由醇直接合成酯,目前有报道的是由乙 醇在约250-300℃下,使用Cu-Zn-Al催化剂直接生产乙酸乙酯(J.Catal.,119:359 (1989);CN 92100590.3(1992);WO 00/53314(2000))。2007年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 司建成了年产5万吨乙酸乙酯装置并投产。由于异丁醇反应活性低于乙醇,我们的研究 发现,使用Cu-Zn-Al催化剂,异丁醇的转化率只有约30%,活性较低。提高反应温度 可以增加异丁醇的选择性,但催化剂存在缓慢失活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克服上述合成工艺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由异丁醇一步合成异丁酸 异丁酯的催化剂,使用该催化剂,不仅异丁醇转化率和异丁酸异丁酯选择性高,且催化 剂稳定性大大提高。本发明是这样来实施的:异丁醇一步合成异丁酸异丁酯用催化剂, 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由锌、锆、稀土的氧化物并负载少量钯组成,氧化物中各组分以金属 计的含量为Zn 1-15wt%,Zr 80-98wt%,Re 1-5wt%。以氧化物重量为基准,其上负载 Pd 0.01-0.5wt%。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沉淀反应:将计量好的锌、锆和稀土元素的可溶性盐溶液与碳酸盐或碳酸氢 盐水溶液搅拌混合,发生沉淀反应,沉淀反应的温度为室温-90℃,控制PH值为7-11, 沉淀时间为5-50分钟;
(2)熟化第(1)步所得的沉淀物:反应温度下熟化沉淀物,熟化时间一般为10 -500分钟,最好是60-100分钟。
(3)将第(2)步得到的沉淀物过滤,洗涤,滤饼在60-150℃下烘干,然后350 -450℃焙烧,烘干时间控制为5-12小时,焙烧时间控制为6-12小时;
(4)将第(3)步得到烧成物粉碎,挤条或压片成型;
(5)将计算量的氯化钯配成溶液,等量喷涂到第(4)步得到的条或片上,在60 -150℃下烘干,然后350-450℃焙烧,烘干时间控制为5-12小时,焙烧时间控制为 6-12小时。
本发明催化剂可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评价。反应过程描述如下:
固定床反应器规格为Φ25×500,原料异丁醇气化后进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反 应温度200-350℃,最好240-300℃。反应压力为常压至2Mpa,最好为0.2-1.0Mpa。 反应生成物料经冷凝冷却后分析,样品收集时间为1小时。
本工艺合成的该催化剂用于异丁醇合成异丁酸异丁酯反应中,转化率和选择性高, 稳定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准确量取计算量的硝酸锌溶液、氧氯化锆溶液和硝酸铈铵溶液,在滴液 漏斗中混合均匀。在另一滴液漏斗中加入计算量的碳酸钠溶液。在搅拌情况下,两个滴 液漏斗中的溶液同时滴加到烧杯中进行沉淀反应,熟化沉淀物后将沉淀物过滤,用去离 子水洗至滤液中无Na+和NO3-离子,滤饼烘干焙烧,冷却后,将烧成物粉碎后挤条或压片 成型,得到氧化物颗粒。将计算量的氯化钯配成溶液,等量喷涂到条或片上,烘干焙烧。
过程中控制的参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恒兴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恒兴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47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