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锰钢辙叉机械冲击硬化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27860.8 | 申请日: | 200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7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成;吕博;张明;杨志南;王天生;钱立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1D8/00 | 分类号: | C21D8/00;C21D9/00;C21D1/18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16 | 代理人: | 崔凤英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锰钢 辙叉 机械 冲击 硬化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特别是铁路线路上使用的高锰钢辙叉表面硬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高锰钢由于其优异的加工硬化性能、较高的强度和韧度,从19世纪末开始,就一直用于制造铁路线路中的关键部件-辙叉。目前,我国制造的普通高锰钢辙叉的平均使用寿命(以过载量计)为1.4~1.5亿吨,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制造的普通高锰钢辙叉的使用寿命达到2亿吨以上。随着铁路运输速度的提高,要求进一步提高辙叉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高锰钢辙叉的失效形式是使用初期的磨损和压溃及使用后期的疲劳和剥落。它在使用初期,由于其优异的加工硬化性能没有有效发挥,强度较低耐磨性较差,受高速车轮的冲击和摩擦作用辙叉表面较早的产生较严重磨损和出现塑性变形压溃现象。因此,为提高辙叉的初期抗磨和抗变形能力,人们开始研究对高锰钢辙叉使用表面进行预硬化处理。常见的材料表面预硬化处理工艺主要有喷丸和爆炸等等,喷丸使高锰钢的硬化层较浅其效果不明显,满足不了铁路辙叉服役条件的使用要求,实际生产中没有被采用。爆炸硬化可使高锰钢辙叉表面获得适中的表面硬度和深度较大的硬化效果,所以爆炸硬化技术方法处理工艺广泛的应用于高锰钢辙叉预硬化生产中。然而,爆炸硬化有着明显的不足,其一是,爆炸硬化技术是利用烈性炸药实现的,致使爆炸硬化安全性差;其二是爆炸硬化处理需要专门设施,并且应用大量的炸药,成本较高;其三是爆炸硬化处理对高锰钢辙叉内在铸造质量要求高,如果辙叉表面内部存在夹渣和气孔等铸造缺陷,经过爆炸处理后表面会出现裂纹或者塌陷,严重的使辙叉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安全、灵活、成本低且对辙叉的内在质量要求低的高锰钢辙叉机械冲击硬化加工方法。本发明主要是在加热条件下,采用风镐对高锰钢辙叉表面进行机械冲击硬化处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1、固溶处理:高锰钢辙叉在冲击处理前要进行固溶处理,即加热到1050~1100℃、保温2~4h后水淬,以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
2、表面热处理:利用中频或者火焰加热方法,将高锰钢辙叉表面加热到280~320℃,其可有效保证获得表面硬度适中、硬化深度较深的理想硬化效果。冲击硬化处理后高锰钢辙叉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3、冲击处理:采用风镐冲击上述高锰钢辙叉工作表面,其中包括心轨和翼轨部分位置,其硬化处理面积根据需要确定,通常情况下冲击硬化处理位置如图1所示的深色区域。机械冲击处理时,风镐的冲击能量为50~100J,冲击频率为15~20HZ,冲击头与辙叉表面的压应力为5~10MPa,每个处理点的冲击硬化处理时间为10~30s。每个冲击硬化点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如圆形、方形或多边形,但每个硬化点区的边缘的距离应小于5mm。
本发明是借助高锰钢具有优异的冷作硬化特性,利用冲击产生的能量使辙叉表面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使用部分表层具有较高硬度,同时具有较大硬化层深度的高锰钢辙叉,以提高高锰钢辙叉的初始抗磨损能力和抗塑性变形能力,从而提高高锰钢辙叉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高锰钢辙叉经过冲击硬化处理后表面亚表层组织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如图2所示,从而产生明显的加工硬化效果,辙叉工作表面硬度达到470-520HB、硬化层深度达到10mm以上的满足铁路辙叉使用条件的理想的硬化效果,如图3所示。
2、机械冲击硬化处理使高锰钢辙叉的使用寿命提高60%以上,使用寿命的提高幅度高于目前广泛使用的高锰钢辙叉爆炸硬化技术所能达到的。
3、这种高锰钢辙叉硬化技术,硬化效果好、工艺简单、生产安全、成本极低(几乎零成本),这是任何其他高锰钢辙叉硬化技术所不及的。
附图说明
图1是高锰钢辙叉机械冲击硬化处理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机械冲击硬化后高锰钢辙叉表面亚表层的显微组织;
图3是高锰钢辙叉机械冲击硬化处理后亚表层硬度分布图。
图1中,1-心轨,2-翼轨。
图2中,奥氏体晶粒内部的黑色条状物为变形滑移带,说明经过机械冲击高锰钢奥氏体组织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78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儿咳泻双止外用中药制剂
- 下一篇:一种柔软底步行滑行防滑多用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