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早籼稻专用生长调节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26747.8 申请日: 2009-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1755839A 公开(公告)日: 2010-06-30
发明(设计)人: 肖浪涛;彭克勤;李合松;蔺万煌;王若仲;黄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N61/00 分类号: A01N61/00;A01N59/14;A01N57/12;A01N43/653;A01N37/40;A01P2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10128 湖***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籼稻 专用 生长 调节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是一种早籼稻专用生长调节剂,用于南方各水稻产区的早籼稻,调控水稻籽粒灌浆动态,协调稻株“源一库”关系,从而增加早籼稻产量,同时提高其品质。

背景技术

早籼稻是一年之中最早成熟上市稻谷,2009年我国早籼稻播种面积达到600万公顷,恢复到2004~2006年的水平,但产量总体水平提高缓慢。我国南方早籼稻成熟正值高温季节,籽粒灌浆速率加快,灌浆周期缩短,籽粒充实不良,直接导致产量的降低。研究发现,水稻抽穗前后籽粒内源激素的平衡对协调稻株“源一库”关系有重要作用。抽穗前后的早籼稻颖花、籽粒和剑叶中细胞分裂素和吲哚-3-乙酸含量较低,叶片和根系早衰,籽粒库活力较低。脱落酸一方面增强叶片的抗高温能力,减缓高温对稻米品质形成的诱导效应;另一方面又可抑制叶片光合作用,减少同化物的供应,导致籽粒充实不良。近些年来科学工作者选育了一批两系品种间组合的早籼稻品种,这些亚种间组合虽有穗大粒多、生长势强的优势,但却普遍存在籽粒充实度低、空秕粒率高的问题,这已成为当今早籼稻选育研究和应用推广的主要限制因子。国外对这方面研究较少,国内很多学者分别从遗传、与淀粉合成有关的酶系及内源激素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王熹等: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水稻“粒间顶端优势”的调节及对产量的影响,1999;杨建昌等:ABA与GA对水稻籽粒灌浆的调控,1999;肖浪涛等:内源激素与亚种间杂交稻籽粒灌浆的关系,2002;李雪梅等:杂交水稻及亲本灌浆期籽粒和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2004;黄升谋等:赤霉素和脱落酸对水稻籽粒灌浆及结实的影响,2006;殷国平等:植物激素在水稻高产栽培中的应用,2008),但由于各种研究手段的限制,至今所取得的进展并不大,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早籼稻品种数量也很少,更谈不上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调控。

遗传改良所需周期长,育成一个品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而现有的许多早籼稻品种其性状表现优良,增产潜力大,因此采取有效的化学调控措施是提高我国南方早籼稻米产量和品质的快速而有效的途径。植物营养类化学改良剂对不同品种有不同的效果,但提高的幅度较低。植物激素类化学改良剂则有较大的调节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植株体内激素平衡与协调。刘立军以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于始穗期喷施6-BA,可明显提高籽粒的充实度,在水稻抽穗至成熟期间,叶面喷施植酸有利于淀粉合成酶活性提高,抑制水解酶活性,有利于籽粒灌浆。化学调控剂在我国虽已广泛应用于农林牧中,但至今未见到有关早籼稻米生长调节剂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早籼稻籽粒充实度高、空秕粒低、所需周期短、成本低且安全、无毒、无公害的早籼稻米专用生长调剂。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早籼稻米专用生长调剂以一升水溶液中所含重量克计的组成范围如下

细胞分裂素        0.12~0.85

硼酸              7.50~10.20

生长素        0.20~0.85

多效唑        0.10-0.80

水杨酸        0.001-0.010

广增素802     0.250-0.900

植酸          0.080-0.400

本发明以一升水溶液中所含重量克计的较佳组成范围如下

细胞分裂素    0.30~0.38

硼酸          8.50~9.20

生长素        0.40~0.60

多效唑        0.150-0.350

水杨酸        0.001-0.006

广增素802     0.550-0.700

植酸          0.100-0.200

本发明以一升水溶液中所含重量克计的最佳组成如下

细胞分裂素    0.35

硼酸          8.80

生长素        0.50

多效唑        0.25

水杨酸        0.004

广增素802     0.62

植酸          0.12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67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