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制品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5021.2 | 申请日: | 200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1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宜隆;廖义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34 | 分类号: | D01D5/34;D01F8/12;D01F8/1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制品 及其 制造 方法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造纤维制品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易着色纤维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遮光性布料具有广泛用途,例如太阳伞的伞布、窗帘及衣服等。公知技术制造遮光性布料除必需在底布形成黑色遮光层以外,还必需依次形成发泡涂布层、衬底层或中间层,其制造工艺显然相当复杂且制成的布料相当沉重,限制其用途。
另外,公知技术亦在遮光性布料的一个面上设有遮光树脂层与化妆树脂层,但是该遮光树脂层必需利用层压法而形成于布帛上,而该层压法难以形成与布帛一体化的遮光树脂层,亦限制其用途。
此外,公知技术在底布上形成了黑色遮光层,因此不易于在黑色遮光层上再形成浅色涂层,因此公知遮光性布料大多为深色系布料。如果要制造浅色系遮光布料,则必须在黑色遮光层上额外涂布多层色层,方可减少黑色遮光层的背景色效应,导致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易着色的纤维制品及其制造工具和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纤维制品的一实施例,包含一内纤维及一外纤维,该外纤维包覆该内纤维,该内纤维包含遮光剂及一第一人造纤维材料因而具有遮光效果,该外纤维包含一第二人造纤维材料。
本发明的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例,其利用纺嘴的一内管输出一内纤维,并由套设该内管的一外管输出一外纤维,使得该外纤维包覆该内纤维,该内纤维包含遮光剂及一第一人造纤维材料因而具有遮光效果,该外纤维包含一第二人造纤维材料。
本发明的纤维制品的制造工具的一实施例,包含至少一内管及套设该内管的一外管,其中该内管被建构以输出一内纤维,该外管被建构以输出一外纤维,使得该外纤维包覆该内纤维。
上文已相当广泛地概述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使下文的本发明详细描述得以获得较佳了解。构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其它技术特征将描述于下文。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可相当容易地利用下文揭示的概念与特定实施例可作为修改或设计其它结构或工艺而实现与本发明相同的目的。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亦应了解,这类等效建构无法脱离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前述说明及下列附图,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得以获得完全了解。
图1及图2为本发明的纤维制品及其制造工具的立体剖示图;以及
图3所示为使用图1的纤维单丝制造的遮光性布帛。
主要元件标记说明
10 纺嘴
12 内管
14 外管
16 第一人造纤维材料
18 第二人造纤维材料
20 纤维单丝
22 内纤维
24 外纤维
30 纤维单丝
32 内纤维
34 外纤维
50 遮光性布帛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及图2为本发明的纤维制品及其制造工具(例如纺嘴10)的立体剖示图。本发明通过改变纺丝机的纺嘴10,使其便于制造具有遮光效果且易于着色的纤维制品。参考图1,该纺嘴10包含一内管12及套设该内管12的一外管14,该内管12内含一遮光剂(例如碳黑或氧化钛)及一第一人造纤维材料16,因而具有遮光效果,该外管14内含一第二人造纤维材料18。本发明利用该纺嘴10的内管12输出一内纤维22,并由该外管输出一外纤维24,使得该外纤维24包覆该内纤维22而形成一条纤维单丝20。
此外,本发明亦可通过改变该纺嘴10,使其包含三个内管12及套设该等内管12的外管14,即可制造一纤维单丝30,其具有三条内纤维32及一条外纤维34,如图2所示。该内纤维32包含一遮光剂(例如碳黑或氧化钛)及一第一人造纤维材料因而具有遮光效果。该外纤维34包含一第二人造纤维材料。通过调整该内管12及该外管14的截面积,即可改变该纤维单丝20的内纤维22与外纤维24的重量比例(例如内纤维22占该纤维制品20重量的50%,外纤维24占该纤维制品20重量的50%。较佳地,该内纤维22与该外纤维24的重量比例介于在5至95%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人造纤维材料及该第二人造纤维材料可为相同材质,例如该第一人造纤维材料及该第二人造纤维材料均采用尼龙纤维;或则均采用聚酯纤维。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人造纤维材料及该第二人造纤维材料可为不同材质,例如该第一人造纤维材料为聚酯纤维,而该第二人造纤维材料为尼龙纤维;或则该第一人造纤维材料为尼龙纤维,而该第二人造纤维材料为聚酯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50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色雪尼尔产品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有行波磁场发生器的定向凝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