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生物质-金属原位结合鞣制皮革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09776.3 申请日: 2009-10-27
公开(公告)号: CN101705314A 公开(公告)日: 2010-05-12
发明(设计)人: 王亚娟;邵双喜;单志华;蒋岚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工程学院
主分类号: C14C3/22 分类号: C14C3/2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5016 浙江省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植物 生物 金属 原位 结合 鞣制 皮革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生物质-金属原位结合鞣制皮革的方法,属于有机-无机两性结合 鞣领域。

背景技术

在制革领域中已有的鞣制理论及实践已经表明:多种收敛性相对较弱的鞣剂共同用在鞣 制时可以明显提高动物皮胶原蛋白的耐热稳定性,该现象称为鞣剂的协同效应(Synergetic Effect)。作为动物体内最多的蛋白质,胶原的低耐热稳定性极大地影响着其用处,制革工作 者也一直在寻求一种多鞣剂鞣法来增加胶原蛋白的耐热稳定性,即结合鞣(Combination Tannage)。制革工艺过程中鞣剂的加入顺序及用量会影响其协同效应的效果,故而在胶原内 界研究这些多鞣剂鞣法的机理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鞣剂的分子尺寸及两种鞣剂对胶原结 合力的差异也会明显影响其渗透等问题。结合近几年就结合鞣机理的研究及现有的理论可以 推断,如果多鞣剂鞣法中的鞣剂间能够在进入胶原内界后,在原胶原的活性反应点原位形成 一种配合物即原位聚合模块(In-situ Polymerization),这种原位聚合模块只要与胶原蛋白有一定 的结合,或能够稳定的、在适当的位置存在并靠近纤维分子、填充于纤维间隙,就会在一定 程度上支撑着胶原纤维的构象,在胶原蛋白受热时,只要内在的原位聚合模块在形体上不受 热破坏,则胶原蛋白纤维构象转变就会受到阻碍,相对地增加了胶原纤维的刚性,宏观上则 表现为成革收缩温度(Shrinkage temperature,Ts)的升高(A.D.Covington,SHI Bi.High Stability Organic Tanning Using Plant Polyphenols《JSLTC》,p64~7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植物生物质-金属原位聚合模块的制备 方法,其特点是植物生物质与金属离子形成的原位聚合模块框架反应点较多且模块结构比较 稳定,在制革过程中能很好与皮较好地结合,成革的Ts大大提高,鞣制效果较好。

本发明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措施实现,其中所用原料份数除特殊说明外,均为 摩尔份数。

植物生物质-金属原位聚合模块的化学反应结构式为:

这种植物生物质-金属原位聚合模块的形成,其特征在于能够提高皮革的收缩温度,起 始原料由以下组分组成按摩尔计为:

植物生物质,1~2摩尔,来源于氧化的淀粉、纤维素、蔗糖等

金属氯化物,1摩尔,金属M:Fe,Al,Cr,Cu的盐

将植物生物质与金属氯化物按摩尔比为1∶1~2∶1的比例分别配成摩尔浓度为0.05~0.20 mol/L的溶液,加入带有搅拌器的反应器中,在搅拌状态下使其充分混合后用质量分数为3% 的HCl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为2.0~4.0,常温下回流反应2~6h,生成的沉淀离心分离纯化, 在温度40~60℃、真空度0.02~0.06MPa干燥,然后在温度45~60℃烘箱中烘干,获得植 物生物质-金属原位聚合模块为浅绿色/白色粉末状,能与皮很好结合,鞣制的服装革收缩温 度为85~110℃,手感丰满有弹性。

植物生物质与金属盐形成的原位聚合模块的元素分析测试的结果显示植物生物质与Fe2+盐、植物生物质与Cr3+盐和植物生物质与Al3+盐形成的原位聚合模块的摩尔配位比分别为 1.5∶1、1∶1、1∶1详见表1所示;

测定单独的植物生物质与植物生物质-金属形成的原位聚合模块的红外光谱图FT-IR,证 明植物生物质的组成单元葡萄糖的2位、3位和6位羧基与金属离子的发生共价配位结合详 见图1所示;

测定酸皮、单独植物生物质与植物生物质-金属形成的原位聚合模块的差示扫描量热 (DSC)证明,酸皮的干热变性温度为90.3℃,单独的植物生物质变性温度为110.8℃,植 物生物质-Fe2+形成的原位聚合模块的变性温度为145.4℃,植物生物质-Cr3+形成的原位聚合 模块的变性温度为158.3℃,植物生物质-Al3+形成的原位聚合模块的变性温度为149.4℃。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97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