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光性导电糊剂及使用其形成的电极和等离子体显示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9402.1 | 申请日: | 200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2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秀之;铃木信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阳油墨制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17/04 | 分类号: | H01J17/04;H01J17/49;H01J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光性 导电 使用 形成 电极 等离子体 显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为了在等离子体显示板(以下,简称为 “PDP”)的基板上形成高精细的电极电路而使用的感光性导电 糊剂、电极、等离子体显示板、感光性导电糊剂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在印刷电路板、PDP用基板(以下,称作“基板”。)上 形成电极等导电体的图案(以下,称作“电极”。)的方法,通常 使用下述丝网印刷法,该丝网印刷法是:制作在有机粘合剂中 混合有金属粉末的糊剂材料,使用丝网板将该糊剂材料印刷到 基板上从而形成电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
近年来,随着对基板材料的小型化、薄膜化、高密度化、 高精细化、高可靠性的要求逐渐提高,期望电极加工技术也提 高。特别是PDP用基板的电极部分,与印刷电路板不同,为了 在超过30英寸那样的大型PDP用基板上形成电极,期望该电极 的精度、高精细化。
这里,上述丝网印刷法具有成本低且操作性好的优点。然 而,因为印刷掩模的精度依赖于掩模制版的精度,所以,如果 印刷掩模变大,则掩模图案的尺寸误差变大。因此,用丝网印 刷法难以在30英寸以上的PDP用基板上形成高精细的电极,形 成有高精细电极的PDP的生产在技术上变得越来越困难。另外, 丝网印刷法难以工业上稳定地形成具有100μm以下线宽的电 极。
因此,作为可以获得比丝网印刷法更精细的电极的方法, 最近提出了使用感光性导电糊剂的、利用光刻技术的电极形成 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等)。
这里,为了确保在上述方法中使用的感光性导电糊剂的导 电性,需要在该感光性导电糊剂中配合高浓度的导电性粉末。 并且,由于通常使用银这样的导电性好的贵金属作为该导电性 粉末,因此存在感光性导电糊剂的低成本化困难的问题。特别 是在将该糊剂用于形成大屏幕的PDP的电极时,该糊剂的成本 以及使用该糊剂制造的PDP的成本与PDP屏幕的大小成比例的 显著上升,从PDP的价格竞争的观点考虑,期望进一步将其低 成本化。
作为实现这种期望的对策,可以列举将电极薄膜化、减少 电极形成所用的感光性导电糊剂的用量。然而,如果电极变薄, 则存在形成的电极的电阻值增加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69848号公报(权利要求书)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24531号公报(权利要求书)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520798号公报(权利要求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本 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以降低作为导电性粉末使用的银 的用量,并且可以形成具有良好的线形状和致密性的薄膜电极 的感光性导电糊剂。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使用该导电糊剂形成 的电极以及等离子体显示板。
进一步,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感光性导电 糊剂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感光性导电糊剂 具有以下构成。
即,本发明的感光性导电糊剂含有有机粘合剂、银粉末、 光聚合单体、光聚合引发剂、有机溶剂和玻璃粉,其中所述银 粉末的一次粒径为1.0μm以下、比表面积为1.5~2.0m2/g、振实 密度为2.0~5.0g/cm3。
具体地,相对于感光性导电糊剂中所含的有机成分,上述 有机溶剂的配合量优选为低于40质量%。这里的有机成分是指, 前述感光性导电糊剂中配合的有机化合物(包括有机金属化合 物),具体地,是指有机粘合剂、光聚合单体、光聚合引发剂、 有机溶剂、分散剂、稳定剂等。
通过这样的构成,本发明的感光性导电糊剂可以形成具有 良好的线形状和致密性的薄膜电极。
另外,具体地,相对于100质量份上述感光性导电糊剂,上 述银粉末的配合量优选为30~45质量份。通过这样的构成,使 用本发明的感光性导电糊剂形成的电极不会变成多孔状态,可 以获得充分的导电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阳油墨制造株式会社,未经太阳油墨制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94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率放大器、集成电路及通信装置
- 下一篇:水性阳离子聚合物的稳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