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显示屏及其内部供电系统和信号传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9721.0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5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剑冰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G09G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健;黄韧敏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显示屏 及其 内部 供电系统 信号 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目前LED显示屏大多采用多电源、多条电源线对LED模组进行离散式供电,信号传输方式采用排线离散式传输方式,造成LED显示屏存在以下问题:
一、供电及传输部分,采用电源线给LED模组供电,电源线有长短之分、压降也不相同,从而导致各模组的电流电压分布不均匀。焊点多,容易产生虚焊导致模组断电或供电不足,检查维护难。电源数量多,造成箱体内部空间使用率的降低,显示屏的温度升高、显示效果的降低,另外还会增加降温设备的使用数量和成本。电源线与LED模组之间的连接不可靠,容易松动,且裸露的不安全电源线会给操作使用人员带来危险。多电源和多电源线的供电方式使LED显示屏的电磁干扰较大,造成环境污染。
二、信号传输部分,采用排线和排线夹头的方式对模组进行信号级联传输,其性能不可靠,连接易松动,影响显示屏的正常显示效果。信号传输方式采用接收卡、转接卡和排线三级分离式将信号传输给模组,工艺复杂,操作不便,信号传输的不良率较高。使用排线的连接方式使箱体内部杂乱无章,不整洁不美观。排线长短不一,产品不规范,操作维护不便。
三、箱体结构部分,现有LED显示屏使用的箱体笨重,厚度达15厘米,即不美观又不实用。箱体内部构造复杂,生产步骤繁多,工艺不合理,生产效率较低。
四、生产工艺部分,同一生产厂家生产的同一型号的LED显示屏的箱体内部构造都不尽一致,产品规格不规范,行业没有标准,不能有效的提高生产力。
综上可知,现有的LED显示屏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显示屏及其内部供电系统和信号传输系统,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材料,优化散热性能,提高了整体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了成本和维修作业难度,同时保证了LED显示屏的产品规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LED显示屏,包括收容于显示屏箱体内的多个LED模组、用于接收音视频数据的接收卡以及一电源,所述LED模组通过PCB电源线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LED模组通过PCB数据线与所述接收卡连接,所述PCB数据线和/或所述PCB电源线为PCB。
根据本发明的LED显示屏,所述多个LED模组呈矩阵排列,所述LED模组包括电源输入接口、数据输入接口以及数据输出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LED显示屏,所述PCB电源线通过螺丝与所述LED模组的电源输入接口连接并固定于该LED模组。
根据本发明的LED显示屏,每一列或每一行LED模组的电源输入接口通过所述PCB电源线串联或并联形成多个串联或并联结构,所述多个串联或并联结构通过电源总线并联,所述电源总线与所述电源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LED显示屏,所述电源总线的材料为铜箔或PCB。
根据本发明的LED显示屏,所述接收卡与第一列LED模组的数据输入接口连接,每一列LED模组的数据输出接口与下一列LED模组的数据输入接口通过所述PCB数据线对应连接;所述接收卡与第一行LED模组的数据输入接口连接,每一行LED模组的数据输出接口与下一行LED模组的数据输入接口通过所述PCB数据线对应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LED显示屏,所述PCB数据线与接收卡焊接或插拔连接;所述LED模组的数据输入接口与数据输出接口分别设有插接件,所述PCB数据线通过该插接件与所述数据输入接口或所述数据输出接口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LED显示屏,所述电源为DC5V~24V的开关电源。
本发明相应提供一种LED显示屏内部供电系统,包括收容于显示屏箱体内的多个呈矩阵排列的LED模组以及一电源,所述LED模组通过PCB电源线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PCB电源线为PCB。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LED显示屏信号传输系统,包括收容于显示屏箱体内的多个呈矩阵排列的LED模组以及用于接收音视频数据的接收卡,所述LED模组通过PCB数据线与所述接收卡连接,所述PCB数据线为PC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剑冰,未经刘剑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97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