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波段三倍频程微型定向耦合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84022.7 | 申请日: | 2009-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1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 发明(设计)人: | 戴永胜;符光强;叶仲华;李宝山;王飞;宋志东;王超宇;周文衎;肖圣磊;郭玉红;姚友芳;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P5/18 | 分类号: | H01P5/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朱显国 |
| 地址: | 21009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波段 倍频 微型 定向耦合器 | ||
1、一种P波段三倍频程微型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输出端口[P1]、第一不对称带状线[TL1]、立体折叠结构耦合带状线[CL]、第三不对称带状线[TL3]、第三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输出端口[P3],第二不对称带状线[TL2]、第二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输出端口[P2]、第四不对称带状线[TL4]、第四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输出端口[P4]和接地端[Ground];第一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输出端口[P1]通过第一不对称带状线[TL1]接立体折叠结构耦合带状线[CL]上层的一端,立体折叠结构耦合带状线[CL]上层的另一端通过第三不对称带状线[TL3]接第三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输出端口[P3],第二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输出端口[P2]通过第二不对称带状线[TL2]接立体折叠结构耦合带状线[CL]下层的一端,立体折叠结构耦合带状线[CL]下层的另一端通过第四不对称带状线[TL4]接第四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输出端口[P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波段三倍频程微型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输出端口[P1]、第一不对称带状线[TL1]、立体折叠结构耦合带状线[CL]、第三不对称带状线[TL3]、第三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输出端口[P3]、第二不对称带状线[TL2]、第二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输出端口[P2]、第四不对称带状线[TL4]、第四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输出端口[P4]和接地端[Ground]以及立体折叠结构耦合带状线[CL]均采用多层高频低损耗介质叠层结构及工艺技术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波段三倍频程微型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耦合线部分采用多层高频低损耗介质叠层的三维立体折叠结构耦合带状线结构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40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系统和终端
- 下一篇:熔融还原炼铁用型煤粘结剂及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