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固化中的UV灯输出功率自调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3839.2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7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烽火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1/36 | 分类号: | H05B41/36;G05D2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静安 |
地址: | 210038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固化 中的 uv 输出功率 调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制造中的相关设备,尤其涉及为提高UV灯使用寿命的而提出的一种光纤固化中的UV灯输出功率自调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光纤制造中使用的UV灯一般都是高压汞灯,汞在高电压下成为导体,通电发光,产生紫外光。汞蒸汽就相当于导电的灯丝,含量越高导电性越好。但在使用中灯里面的汞会慢慢的向外扩散,含量会越来越低,导电性也会越来越差,阻值升高,导致灯的发光功率下降,从而达不到所需的照度要求。
光纤固化中,对UV灯有一定的照度要求,当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时,一般这样来调节:首先通过手动方式调节灯箱控制柜中可控硅的导通相位角,来提高UV灯的输出功率。当这种调节不能使UV灯的照度达到规定值时,说明灯本身质量已不符合要求,必须换一新的UV灯。
而UV灯的照度,对光纤的品质有很大影响,如UV灯的照度不稳定,不合理,不仅UV灯的使用寿命短,而且影响光纤固化质量。
UV灯的设计使用寿命基本都在1000小时以上,而实际UV的灯使用寿命平均只有400小时,有些老设备时间更短,甚至只有200~300小时。一般产量为30万公里芯/月的光纤生产企业每个月需要使用UV灯30~40盏。每盏UV灯含税4000多元,每年在此项上的花费需要数百万元,从而增加产品制造成本。同时废弃的UV灯是还会向外散发汞蒸气,是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大量废弃的UV灯必然会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造成对环境更多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光纤固化中UV灯寿命短,而致使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还在于解决光纤固化中UV灯的照度不稳定,而影响光纤品质的问题。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在UV灯的灯箱上安装一照度检测仪,将该照度检测仪的数据传输接口与光纤拉丝控制系统相连,并在所述系统中设有对应标准照度值,将UV灯的实时照度值传输给所述系统,在实时值大于或小于标准值时,系统将对UV灯的输入的功率进行调节,直至其照度达到标准照度,在上述调节不能使UV灯的照度达到标准照度时,系统发出UV报警,提示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维护。
所述UV灯的输入功率调节是通过调节灯箱控制柜中对UV灯的输入电流的大小来实现的。
在光纤拉丝速度为1000~1200m/min范围内,所述标准照度值控制在11.9~12.7mW/cm2范围内。
本发明的通过实时对UV灯照度的检测,来调节UV灯的发光功率,使其在标准的照度下,发光功率最小,通过功率自调节,使UV灯始终保持一标准的照度,由此UV灯可有一个较长的稳定工作区,实际使用寿命大幅提高,解决了一直困扰光纤生产企业的UV灯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一般可提高使用寿命600小时,大大减少了UV灯的报废率,降低生产制造成本。由于UV灯的使用寿命大幅提高,其废弃的UV灯数量将相应大幅减少,废弃UV灯泄漏的有害物质因此而大幅减少,对保护环境十分有益。同时由于本发明方法使UV灯的照度基本稳定在标准值内,对提高品质十分有益。
附图说明
图1UV灯照度与寿命的关系曲线。
图2照度检测仪在灯箱上安装的示意图。
图中,1灯箱,2照度检测仪,3光强传感器,4数据传输接口,5数据线,6反射板,7UV灯,8光纤,9灯箱控制柜,10光纤抽丝控制系统,11监视器,12固化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方法在光纤拉丝速度为1000m/min的光纤生产系统中实施。首先在UV灯的灯箱1上安装一照度检测仪2,将该照度检测仪上的光强传感器3置于椭圆形反射板6的测试点上(请参见图1),并将该照度检测仪的数据传输接口4通过数据线5与光纤抽丝控制系统10相连,在系统10中设置标准照度值,本实施例设定的标准照度为11.9mW/cm2。系统工作时,将下述步骤进行:
第一步,系统检测灯箱1的对应位置上否安装有照度检测仪2,如没有检测到照度检测仪2,将通过系统10上的监视器11提醒生产操作人员安装在线照度测量仪2。
第二步,系统10读取照度检测仪2上的实时的照度值。
第三步,根据标准照度值11.9mW/cm2,判断实时值是否符合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烽火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烽火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38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多腔软管的微流体装置
- 下一篇:节电器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