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8688.1 | 申请日: | 200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6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杜振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振义 |
主分类号: | F03D1/02 | 分类号: | F03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106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多桨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保护固有资源积极发现和探求新 的能源资源是人们始终的奋斗目标。多桨机是一个能利用风力和水力作动力并获 得风力和水力动力为工作机提供动力的机械。公知的风桨机和水桨机装置多为桨 叶组单组机,其工作时功率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桨机是提供一种工作时间长,功率大的机械,是一种以多桨合力 形式,提高风动力的质量,并对小风的利用起到积极作用,在此基础可产生多种 形式的多桨机和多种功能的多桨机,是一种能够在多种环境中工作的机械。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桨机是由立柱、机架、传动机 构、风桨、工作机尾翼等构成。
机架是构成多桨机的条件部分,它以立柱、各层横梁、尾翼梁和前撑梁为纵 梁,在拉丝或拉杆的协助下构成的活动型十字支架,并座落在立柱上的各层转盘 上并以立柱为依托,以立柱为轴心(园心),在尾翼功能的作用下,使机架正面 处于迎风状态,它可在横梁上再次增设纵梁、竖梁的方式,使其产生新的立体十 字架。为再次产生斜拉,使其形成接力斜拉状态。在其上可安装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风桨组可根据需要安装一排或一排以上的横梁和传动装置,其定义是凡是能安 装多个风桨组并能将动力连接起来的支架均可称之为多桨机机架。
传动机构:它是由固定在横梁上的齿轮室组合为一体的传动装置,它有风桨 组纵轴、各层横梁上的横轴、各层横梁间的竖轴和动力输出构成,各轴经齿轮室 内的内角和为90度伞型齿轮组(锥形齿轮)的变向连接,成为一体。各个风桨 组的纵轴在风桨获得风动力后,经其轴传递给各层横轴,各层横轴经各层间的竖 轴连接,使整机传动集合起来,而后通过动力输出轴将动力传递到工作机上,如 (发电机)。为此它还有带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均可实现本机传动需求,横 轴在横梁的基础上,与横梁平行并与横梁共同延伸,其定义是凡是能将各动力点 连接联合成一个整总体的传动,均可作为多桨机的传动。
本多桨机上的风桨叶是一种可变角风桨,可根据风力的大小变换角度,它有 风桨叶、风桨臂和弹、拉、扭,任意一种簧组成,风桨叶与风桨臂各为一个单体, 它俩结合在一起,并在桨叶背面,弹簧的作用下,根据风力大小自由活动或变化 受风角度。两个相邻的风桨叶的一个桨叶前缘可与另一个桨叶的后缘相闭合,形 成一个整体阻风面,这个阻力可形成一种动力,推动风桨臂做功。本多桨机的风 桨叶和风桨组可形成以下几种状态和形态。1.多个风桨组可同一方向运转状态, 2.相邻两个风桨组交差混合方向运转状态,3.同组的两个相邻桨叶闭合状态,4. 前后双组同心叠轴反向运转状态。桨叶因内外长度不等,运转的距离速度不等, 所以它的内外园的迎风斜面也均不相等。
形成多桨机的几个要点:多桨机是由机架上的各种梁与拉丝(拉杆)构成的 开放型支架。并座落在固定在立柱上的各层转盘上,横梁上的横轴与横梁平行, 横轴经联轴器安装在与横梁上的齿轮室连接。横轴在以杠杆原理的基础上使杠杆 上固有的一个支点,以其支点轴心线的延伸,在其上变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点, 它以延长杠杆支点轴心线的方式把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分别开,形成一个距 离,由于分别开的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支点的距离,具有可调性,所以对桨叶的制 造也具有可调性,故桨叶的长短可根据两个支点的间隔距离而设定,横轴上设有 防垂轴承。
多桨机技术是建立在质量互变的理论原理基础上的,它以增加风桨的量,来 求得风动力的质,以多桨合力的方式,实现了风动力质的飞跃。
本发明多桨机的有益效果是,可制作成大型风桨机,风桨组和风桨叶是一种 宽大可变角风桨叶都是决定该机有益效果的重要因素,多桨机的合力是本机的直 接效果,结构简单。
在其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还可形成本技术的系列技术产品,如多桨风力发电 机、多桨水力发电机,多桨自动工作机,多桨空中悬挂式风力发电机,多桨水面 风力发电机全轴式多桨机等,本机有移动和固定两种分别。
附图说明
图1为多桨机结构原理,前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下视图、斜拉型下视图
图4为后撑交差混合运转下视图
图5为多桨机轴传动结构前视图
图6为横轴结构前视图
图7为齿轮室前视图
图8为齿轮室下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振义,未经杜振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86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咖啡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科科力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