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2938.0 | 申请日: | 2009-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5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培周;王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7/10 | 分类号: | F02B37/10;F02B37/12;F02B41/10;F16D27/00;F16D69/00;H02K9/19;F01D2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泰;朱成蓉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 ||
1.一种增压器,包括涡轮(4)和压缩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器还包括离合器(8)和驱动压缩机(5)的压缩机电动机(7),当离合器(8)分离时,压缩机(5)由压缩机电动机(7)驱动,当离合器(8)结合时,压缩机(5)由涡轮(4)驱动,所述增压器还包括与涡轮(4)连接的涡轮发电机(6),所述涡轮发电机(6)将发动机燃烧后的废气推动涡轮(4)转动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并将这些电能提供给所述压缩机电动机(7)或将电能存储于车载电源,在发动机(3)低速运行时,通过离合器(8)将涡轮(4)和压缩机(5)断开,由车载电源或由涡轮发电机(6)产生的电能直接驱动压缩机(5);在发动机(3)高速运行时,离合器(8)结合,同时不提供给压缩机电动机(7)控制电信号,让电动机转子能够自由转动,并且提供涡轮发电机(6)控制电信号,使得涡轮发电机(6)不成为涡轮(4)的负载,涡轮(4)和压缩机(5)连接在一起,发动机(3)产生的废气直接驱动涡轮(4),并由涡轮(4)驱动压缩机(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8)为电子离合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8)包括电子离合器左线圈(17)和电子离合器右线圈(18);固定在所述电子离合器左线圈(17)壳体上的左摩擦片(19)和固定在所述电子离合器右线圈(18)壳体上的右摩擦片(20),当离合器(8)结合时,所述左、右摩擦片结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摩擦片由耐油耐磨耐高温的耐磨材料制作的。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8)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电子离合器左线圈(17)壳体上的左花键套筒(15)和固定在所述电子离合器右线圈(18)壳体上的右花键套筒(16),所述左、右花键套筒中心是中空圆柱筒,内壁有花键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流过所述电子离合器左线圈(17)和所述电子离合器右线圈(18)的电流强度,使得电子离合器左右两部分在结合时先缓后急,迅速结合;而在分离时先急后缓,迅速分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器还包括涡轮回转轴(14),所述涡轮回转轴(14)的右端与涡轮(4)的回转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涡轮回转轴(14)的左端是花键轴,其与电子离合器的右花键套筒(16)配合,中间将涡轮发电机(6)的电枢集成在该段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器还包括压缩机回转轴(13),所述压缩机回转轴(13)的左端与压缩机(5)固定连接,右端是花键轴,与电子离合器的左花键套筒(15)配合,中间与压缩机的电动机(7)的电枢集成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涡轮发电机(6)的发电机壳体(27)上设置有冷却水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发电机(6)的冷却水道成圆柱网状分布在发电机壳体(27)上,发动机机体的冷却液通过冷却水道对涡轮发电机(6)进行冷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发电机(6)的冷却水道上设置有按一定尺寸布置的散热片(31)。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器还包括增压器壳体(23),增压器壳体(23)为圆柱中空桶状,所述增压器壳体(23)内壁与发电机壳体(27)组成所述涡轮发电机(6)的所述冷却水道。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任一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缩机电动机(7)的电动机壳体(21)上设置有冷却水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电动机(7)的冷却水道成圆柱网状分布在电动机壳体(21)上,发动机机体的冷却液通过冷却水道对压缩机电动机(7)进行冷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电动机(7)的冷却水道上设置有按一定尺寸布置的散热片(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29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