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产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8084.9 | 申请日: | 200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4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邱金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金和 |
主分类号: | F03G7/10 | 分类号: | F03G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产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动力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地球能源即将面临能源耗尽的危机,故而世界各国皆不断的积极开发利用「风力」、「太阳能」、「水力」、或「地热」等来产生电力能量的方法,以此来缓减传统能源被消耗的速度。
然而,上述无论利用「风力」、「太阳能」、「水力」、或「地热」等方式来产生能量,皆有受限于「地区性」的限制;例如,某部分地区常年风力不强,即无法使用「风力」来产生能量;相同地,某些地区气候为常年多雨,则「太阳能」自然也无法运用;而「水力」及「地热」更是要部份得天独厚的地区方有存在。是以并无法有效地适用于全球各个地区。
本发明人有鉴于现有利用自然力生成能量,受限于地区方能实施的缺点,于是不断的精进研发改良,终研发出一机械式动力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动力产生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动力产生装置,包括一位移装置、一推动装置、一弹性装置及一集能器,其中该位移装置包括一杆体及一重块,该重块套设于该杆体上,使该重块可上下位移于该杆体上,该推动装置用以推动上述重块,使该重块得以上下位移于该杆体上,该弹性装置设于上述位移装置的杆体下方,用以承接向下位移时的重块,且承接时该弹性装置会形成振动,该集能器与上述弹性装置链接,用以收集该弹性装置振动时产生的能量。实施时,杆体一端设有弹簧,杆体另一端的弹性装置也设有一弹簧,使重块上下位移于杆体上,受到弹簧的反弹作用。
实施时,该推动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转动轮与马达,其中该马达带动转动轮转动,该转动轮上设有一拨动部,使该转动轮转动至一角度时,拨动部能够将向下位移的重块拨动向上。
实施时,该弹性装置包括一座体,该座体与集能器连接,该座体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弹簧,而座体上设有一弹簧且该弹簧上方则设有一块体,而该块体上方则设有另一弹簧,该弹簧套置于杆体上,用以承接向下位移时的重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动力产生装置,具有产业利用与实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尚未启动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启动时拨动部拨动重块向上的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启动时重块向上撞击弹簧时的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重块向下坠落撞击弹簧时的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1-位移装置;11-杆体;12-重块;13-弹簧;2-推动装置;21-转动轮;22-马达;23-拨动部;3-弹性装置;30-座体;31-弹簧;32-弹簧;33-弹簧;34-块体;4-集能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以下举较佳的实施例,配合图示、图号,将本发明的具体构成内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式内容为本发明动力产生装置的一实施例,其是由一位移装置1、一推动装置2、一弹性装置3及一集能器4所组成。
该位移装置1包括一杆体11及一重块12,该重块12套设于杆体11上,使该重块12可上下位移于杆体11上,该推动装置2用以推动上述重块12,使该重块12得以上下位移于杆体11上,该弹性装置3设于上述位移装置1的杆体11下方,用以承接向下位移时的重块12,且承接时该弹性装置3会形成振动,该集能器4与上述弹性装置3链接,用以收集该弹性装置3振动时产生的能量。
其中,杆体11一端设有弹簧13,该推动装置2包括至少一组转动轮21与马达22,其中该马达22带动转动轮21转动,该转动轮21上设有一拨动部23,使该转动轮21转动至一角度时,拨动部23恰可将向下位移的重块12拨动向上。该弹性装置3包括一座体30,该座体30与集能器4连接,该座体30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弹簧32,而座体30上设有一弹簧33,该弹簧33上方则设有一块体34,而该块体34上方则设有一弹簧31,该弹簧31套置于杆体11上,用以承接向下位移时的重块12,使重块12上下位移于杆体11上,分别受到弹簧13、31的反弹作用。
因此,当实施时,请再参阅图1~图4,静止时,令杆体11上重块12抵压住弹性装置3的块体34上的弹簧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金和,未经邱金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80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工流程智能泵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外科护理用换药车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