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度传感器安装单元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7286.1 | 申请日: | 200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6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若林泰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乐仕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K1/14 | 分类号: | G01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丹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传感器 安装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器安装单元,用于安装例如温 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电动车蓄电池的内部温度、或内燃 机的冷却剂的温度。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采用电动机作为驱动源的电动车、 以及采用内燃机和电动机作为驱动源的混合动力车受到很大的关注。 在此类车辆中,需要蓄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力。
当蓄电池的内部温度升高时,可能存在影响电动机输出的 情形。为此,在蓄电池的外壳上可以安装温度传感器,用以测量蓄电 池的内部温度。温度传感器还可以用来测量内燃机所用冷却剂的温 度、或者测量外部大气温度。
JP-2006-250763-A披露了一种温度传感器,包括:压焊端 子,其具有与线束的去皮内导线相连接的压焊部、与压焊部整体方式 形成的连接部;温度检测元件,其引线与连接部相连接;壳体,其中 形成用于容纳温度检测元件的元件容纳部和用于保持压焊端子的端 子保持部;以及,热熔树脂,在将温度检测元件容纳在元件容纳部中、 并由壳体的端子保持部保持压焊端子这样一种状态下,将热熔树脂填 充在元件容纳部中和周壁内部。
在壳体外部形成锚式卡子,并将卡子插进温度传感器的安 装目标件上所形成的安装孔内,使卡子与安装孔相接合,藉此,将温 度传感器安装在安装目标件上。
在JP-2006-250763-A中,在将温度检测元件容纳在壳体 的元件容纳部中之后,通过在壳体的元件容纳部中填充热熔树脂对温 度检测元件进行固定。虽然通过利用热熔树脂,使温度检测元件相对 牢固地固定在壳体内,但由于必须进行热熔树脂填充步骤,使得安装 工作比较复杂麻烦,并花费较多时间。结果,造成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温度传感器安装单元,可以 牢固地保持温度传感器,并提高温度传感器安装工作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温度传感器安装单元, 用于通过安装壁中所设置的安装孔,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安装目标件 内侧,本发明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单元包括:基板,将其从安装壁的前 侧安装在安装孔上;多个弹性夹片,自基板延伸,以将温度传感器紧 夹在其间,并将弹性夹片插进安装孔;多个弹性锁定片,形成在基板 上,并使弹性锁定片从安装壁的后侧与安装孔相接合;以及,通孔, 形成在基板上,以从其中引出温度传感器的引线,其中,在弹性锁定 片已与安装孔相接合、且弹性夹片插进安装孔的状态下,至少在施加 张开弹性夹片的外力时,使弹性夹片与安装孔的内周相邻接,以阻止 弹性夹片张开。
根据上述结构,将温度传感器的引线从基板的通孔拉出, 并将温度传感器插在多个弹性夹片之间,藉此,由多个弹性夹片夹紧 温度传感器,并且将温度传感器保持于基板的后表面侧。进一步,将 其上保持有温度传感器的基板推进安装孔中,并使多个弹性锁定片在 安装孔的后侧与安装孔的周缘相接合,藉此,可以将温度传感器安装 在安装孔中。
此时,多个弹性夹片被插进安装孔,以及,当对弹性夹片 施加外力,试图张开弹性夹片时,使位于弹性夹片变形方向的弹性夹 片的外表面与安装孔的内周相邻接,从而弹性夹片的张开受到限制。 所以,即使对温度传感器施加外力,例如拉动引线,仍然可以将温度 传感器牢固地保持在以上述方式限制变形的弹性夹片之间。
另外,无需用树脂将温度传感器固定于基板,而且,在 用弹性夹片夹紧温度传感器之后,通过将温度传感器简单地推进安装 孔,就可以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安装孔中。结果,可以提高温度传感 器安装工作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可以提供一种温度传感器安装单 元,其中温度传感器具有杆状外形,以及,其中弹性夹片布置成两排, 各排的排列与杆状温度传感器的延伸方向相一致。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弹性夹片在温度传感器纵向延两侧布 置成两排,而杆状温度传感器被弹性夹片夹紧,所以,可以更牢固地 保持温度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可以提供一种温度传感器安装单 元,其中两排弹性夹片沿杆状温度传感器的延伸方向排列成Z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乐仕株式会社,未经百乐仕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72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