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噪声充气轮胎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7076.2 | 申请日: | 200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4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松永太;松田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5/00 | 分类号: | B60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噪声 充气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噪声充气轮胎,更详细地说,涉及能够降低轮胎内部产 生的空腔共鸣音的低噪声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产生轮胎噪声的原因之一是填充在轮胎内部的空气振动所产生的空腔 共鸣音。该空腔共鸣音是由于在使轮胎负荷滚动时,接地的胎面部因路面 的凹凸而振动,该振动使轮胎内部的空气共振而产生的。已知该空腔共鸣 音中的可以作为噪声听到的声音的频率约为230Hz附近。
一直以来,作为降低这样的由空腔共鸣现象造成的噪声的方法,有人 提出了如下方案,即通过在轮胎内部安装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橡胶隔板(例 如,参考专利文献1),来改变轮胎空洞部的共振模式,降低声压级。然而, 对于在硫化后的轮胎内部安装有橡胶隔板的轮胎,存在由于随着轮胎滚动 而反复变形,经过长期使用而隔板从轮胎内部脱落难以实现耐久性,并且 难以长期维持低噪声效果这样的问题。
作为其对策,本申请人提出了如下方案,即在内衬层的内壁面,在轮 胎圆周方向间断地配置从内衬层立起的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由与内衬层 相同材质的材料形成的薄膜,通过配置该薄膜来改变轮胎空腔内的共振模 式,从而降低声压级(参考专利文献2)。然而,通过此后的研究确认,可以 通过使从内衬层立起的薄膜由高度不同的多种构成、适当组合这些薄膜而 配置在轮胎圆周方向,来改善噪声特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941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625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发明的改良发明,其目的是提供可 以进一步降低轮胎内部产生的空腔共鸣音的低噪声充气轮胎。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是内衬层由热塑性树脂或在 热塑性树脂中混合有弹性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构成的充气轮胎,在所 述内衬层的至少胎面部的内壁面上,形成了从该内衬层突出、且突出高度 不同的多种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条纹状凸部,并且该凸部相对于轮胎圆 周方向间断地配置。
进而,在上述构成中,优选如以下(1)~(5)所述那样地构成。
(1)所述凸部由3种以上突出高度不同的凸部构成。
(2)突出高度不同的所述凸部分别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随机地配置。
(3)所述凸部的突出高度为1.5~20mm。
(4)所述凸部由热塑性树脂或在热塑性树脂中混合有弹性体的热塑性 弹性体组合物构成。
(5)所述凸部形成为以在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具有顶点的方式弯 曲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低噪声充气轮胎,因为在内衬层的至少胎面部的内壁面 上,形成了从内衬层突出、且突出高度不同的多种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 条纹状凸部,并且这些凸部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间断地配置,所以这些突 出高度不同的多种凸部高效地漫反射轮胎空腔部产生的共鸣音,使该共鸣 音相互抵消,可以进一步降低车内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低噪声充气轮胎的一例的子午线剖面 图。
图2(a)和(b)分别是示意性地显示图1的轮胎中凸部的配置形态的、沿 轮胎中心线CF的剖面中的主要部分的侧面图。
图3是放大显示图1的A-A剖面的局部侧面图。
图4(a)~(d)分别是显示图1的轮胎中凸部的配置形态的、从轮胎中心 侧观察轮胎外周侧时内衬层的局部平面图。
图5是显示本发明的低噪声充气轮胎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
图6是显示形成由图5得到的低噪声充气轮胎中的凸部的工序的说明 图。
图7是显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低噪声充气轮胎的制造工序的相 当于图5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构成参考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低噪声充气轮胎的一例的子午线剖面图,图2(a) 和(b)是示意性地显示图1的轮胎中在内衬层的内壁面形成的凸部的配置形 态的、沿轮胎中心线CL的剖面中的主要部分的侧面图,图3是放大显示 图1的A-A剖面的局部侧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滨橡胶株式会社,未经横滨橡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70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