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控粒径沥青残渣喷雾造粒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2496.1 | 申请日: | 200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7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毛羽;徐春明;赵锁奇;王娟;孙学文;王江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B01J2/04 | 分类号: | B01J2/04;C10C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粒径 沥青 残渣 喷雾 喷嘴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机械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喷雾造粒塔的喷雾造粒技术,能够控制所造成颗粒的粒径,可以应用于重油梯级分离工艺中沥青残渣的喷雾造粒和分离过程以及其他用到液体雾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重油梯级分离工艺中,脱沥青油等优质组分分离之后,需将剩余的沥青和胶质等残渣喷雾造粒,以便后续的处理和应用。由于后续应用场合不同,对沥青和胶质等残渣颗粒的粒径有不同要求,本发明提出一种沥青残渣喷雾造粒进料喷嘴,能够控制喷雾粒径的大小,从而可以控制生成的沥青颗粒的粒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喷雾造粒塔技术只能产生单一粒径的局限,根据需要产生所需粒径的固体颗粒,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喷雾造粒进料喷嘴。该喷嘴结构简单,利用内构件在喷嘴内产生不同的旋转效应,在喷嘴出口产生不同的扩散和剪切作用,可以控制喷雾过程喷雾液滴的粒径大小,从而控制造粒过程所产生的固体颗粒直径。这种新的喷雾造粒喷嘴结构简单,在不增加任何能耗和附加操作难度的条件下,可以根据需要控制造粒过程产生的颗粒直径,满足后续应用过程的需要。
本发明解决这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喷嘴内部,设计了新型的可以使物料产生旋转运动的内构件,在喷嘴内产生不同强度的旋转,控制物料的扩散以及与周围介质的剪切作用,从而控制雾化过程产生的液滴粒径,从而控制所产生的固体颗粒的粒径。这种可以控制所产生的固体颗粒粒径的过程,不增加过程的操作难度,在喷雾造粒系统不增加任何其他设备。
本发明包括一种可控粒径的喷雾造粒喷嘴,其结构主要包含有:喷头1,物料旋流器2和进料管3。
所述的喷头1,其特征是:这个喷头1顶部开有喷口10,喷口的直径为D1,长度为L1;喷头1底部与进料管3连接,喷头1中间有圆柱形空腔,空腔的直径为D2,长度为L2。其中喷口10的长度L1的范围在0.3D1~20D1,空腔的直径D2的变化范围在1.1D1~10D1,空腔的长度L2的范围在2D1~50D1。
所述的物料旋流器2,其特征是:它的整体形状为圆柱形,装在喷头1的内部,其上部有一个旋流腔9,旋流腔9上开有两个切向通道8;下部有一个流体分配腔6,流体分配腔6上开有两个径向通道5;旋流器2两侧铣各去b3高的部分形成两个平面。
所述的物料旋流器2,其特征是:物料旋流器2的直径D2变化范围在1.1D1~10D1,高度H变化范围在2D1~50D1;旋流腔9的直径D5的变化范围在2D1~20D1,旋流腔9的深度H1的变化范围在1.5D1~20D1;切向通道8的宽度b1的范围在0.2D1~5D1,切向通道8的深度的变化范围在1.5D1~20D1;流体分配腔6的直径D4的变化范围在2D1~20D1,流体分配腔6的深度H2的变化范围在1.5D1~20D1,径向通道5的宽度b2的范围在0.2D1~5D1,径向通道5的深度的变化范围在1.5D1~20D1;旋流器2两侧各铣去的高度b3,即直流通道7的宽度b3的变化范围在0.1D1~10D1。
所述的进料管3,其特征是:其顶部与喷头1的底部通过螺纹密封连接,并压紧物料旋流器2,其内管与物料旋流器2底部的流体分配腔6连通。
附图说明
本发明涉及的新型喷雾造粒喷嘴结构如图所示:
图1是本发明的喷雾造粒喷嘴组合图。
图2是本发明的喷雾造粒塔喷雾喷嘴喷头图。
图3是本发明的喷雾造粒塔喷雾喷嘴内旋流器图。
图中:1——喷头,2——物料旋流器,3——进料管,4——喷嘴入口,5——径向通道,6——流体分配腔,7——直流通道,8——切向通道,9——旋流腔,10——喷口。
新结构的喷雾造粒喷嘴主要由喷头1、物料旋流器2、进料管3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喷嘴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参考图1,本发明包括一种可控粒径的喷雾造粒喷嘴,其结构主要包含有:喷头1,物料旋流器2和进料管3。
参考图1和图2,喷头1顶部开有喷口10,喷口的直径为D1,长度为L1;喷头1底部与进料管3连接,喷头1中间有圆柱形空腔,空腔的直径为D2,长度为L2。其中喷口10的长度L1的范围在0.3D1~20D1,空腔的直径D2的变化范围在1.1D1~10D1,空腔的长度L2的范围在2D1~50D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24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修复祛斑的外用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