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绿化的挡墙砌块以及利用该砌块构筑挡墙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55633.9 | 申请日: | 200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8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益军;吴德兴;戴显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9/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 地址: | 310006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绿化 挡墙 砌块 以及 利用 构筑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可绿化的挡墙砌块,包括敞口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具有底板(1)和位于底板上(1)的由连成一体的两侧壁(2a、2b)和前壁(3)组成的半包围结构,两侧壁的后端部外翻形成外翻边(4a、4b),外翻边超过所述的半包围结构同侧侧壁的外边界;
所述的前壁(3)与两侧壁(2a、2b)的连接处向外膨出,形成外凸部(5a、5b),外凸部(5a、5b)的边界在同侧外翻边(4a、4b)边界之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壁或侧壁设有两对贯穿前壁或侧壁的顶面和底板的前通孔(6a、6b、7a、7b),多个砌块交错叠置时,上层砌块的前通孔(6a、6b)分别与下层两相邻砌块的前通孔(7b、7a)前后错位对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侧壁后端部设有两对贯穿侧壁的顶面和底板的后通孔(9a、9b,10a、10b),多个砌块交错叠置时,上层砌块的后通孔(9a、9b)分别与下层两相邻砌块的后通孔(10b、10a)前后错位对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壁的向上延伸形成上凸部(12)。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壁上部设有前壁绿化槽(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在半包围结构的开口处向下延伸形成下凸部(1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的下底面设置有与两侧壁的顶面形状相应的定位台阶(13),多个砌块叠置时,通过定位台阶卡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墙砌块左右单元对称,至少由其一个单元形成组合。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8其中之一所述挡墙砌块构筑可绿化挡墙的施工方法,其步骤为:
1)现场施工放样,整平地基,沿挡墙长度方向浇铸挡墙基础(17);
2)在挡墙基础上垒砌一层预制的砌块,砌块前壁远离边坡,相邻砌块的外翻边封闭连接并与外翻边相连的侧壁外壁形成开口侧壁绿化槽(15),由砌块前壁和两侧壁形成的半包围空腔为腹部绿化槽(16),砌块横向排列成一连串“∽”型,在挡墙墙背后(18)以及腹部绿化槽(16)内填碎石,人工夯实墙背填土;
3)在第一层砌块上方交错铺砌第二层砌块,第二层砌块排列成如第一层砌块的一连串“∽”型,上层砌块的开口侧壁绿化槽(15)与下层砌块腹部绿化槽(16)上下贯通,在第二层砌块的腹部绿化槽内(16)和挡墙墙背(18)后填筑碎石,人工夯实墙背填土;
4)重复步骤2)和3),分层砌筑挡墙至墙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在第一层砌块上方交错铺砌第二层砌块是将上层砌块适当内移,上层砌块的前通孔分别与下层两相邻砌块的前通孔前后错位对齐,插入销钉锁定,销钉采用注浆固定。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在第一层砌块上方交错铺砌第二层砌块时,在砌块层面之间铺设格栅,格栅用销钉锁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56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黄河淤泥烧结砖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土层锚杆快速施工方法及其锚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