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道质量指示推导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0069.3 | 申请日: | 200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1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沈立芸;刘石;朱学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俊茂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6 | 分类号: | H04W24/06;H04W24/10;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宋 鹤;南 霆 |
地址: | 2012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道 质量 指示 推导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速下 行分组接入技术中推导信道质量指示(CQI)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事业的发展和普及,移动通信用户数量在迅速增长。用 户对通信的速度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中的一 种,TD-SCDMA(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具有系统容量大、频谱利用 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提高TD-SCDMA中下行数据的传输速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3GPP)在第五版(Release 5)中引入了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技术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以提高下行数据峰值速 率。HSDPA通过实现若干快速而复杂的信道控制机制,包括物理层短 帧、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快速混合自动重传(HARQ)和快速调 度技术,改善了用户使用数据下载服务的体验。
支持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自适应调制和编 码。其技术原理是自适应地调整传输数据的调制方式和编码速率,以补偿 由于信道变化对接收信号造成的衰减影响,进而提高信号的信噪比(信噪 比)性能。例如,当用户设备(UE)距基站较近时,信道条件较好,此时 基站以较高调制等级和编码速率传输数据,例如16阶正交幅度调制 (QAM)和3/4Turbo编码速率。当用户设备距基站较远时,信道条件较 差,基站应以较低调制等级和编码速率传输数据,例如正交移相键控 (QPSK)和1/2Turbo编码速率。
实现自适应调制和编码的过程主要包括:(1)用户设备测量信道质 量参数,包括信噪比(SNR)、幅噪比(ANR)或接收信号码功率 (RSCP)等,并根据这些参数推导出信道质量指示;(2)用户设备向基 站报告信道质量指示;(3)基站根据报告的信道质量指示改变分组发送 中的编码调制。
在目前的TD-SCDMA的时分双工(TDD)模式中,信道质量指示值 由两个字段构成:推荐传输块大小(RTBS)字段和推荐调制方式 (RMF)字段。推荐传输块大小有6比特,其索引到一个传输块大小表。 推荐调制方式有1比特,其表示正交移相键控或16阶正交幅度调制调 制。因此,可以认为,信道质量指示推导的过程就是确定信道质量指示中 的推荐传输块大小字段和推荐调制方式字段的过程。
目前,需要一种用在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用户设备中的推导信道质量指 示的方法和装置。
发明内容
考虑到以上问题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D-SCDMA中 HSDPA的信道质量指示推导方法,其描述了在TDD模式中用户设备如何 基于当前的无线电环境评估来推导出信道质量指示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推 导信道质量指示的方法,该方法用于时分双工模式的用户设备中,所述方 法包括:接收信道质量参数的输入;以及根据信道质量参数与信道质量指 示之间的映射关系表,来确定出所述信道质量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 推导信道质量指示的装置,该装置用在时分双工模式的用户设备中,该装 置包括存储单元用以存储信道质量参数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以及查 找单元用以根据所接收的信道质量参数的输入、通过查找信道质量参数-信 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来得到所述信道质量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其包括如上所述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推导信道质量指示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推导 信道质量指示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和装置用于时分双工模式的用户设备 中。该方法和装置通过预先进行的仿真直接建立了信道质量指示与信道质 量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在用户设备接收到信道质量参数(例如信噪 比)的输入时,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查找就可确定信道质量指示。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TD-SCDMA通信系统的结构;
图2示出了用户设备的主要结构的简要框图;
图3A示出了针对0.5Mbps用户设备类型(类别1)进行的测试的结 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俊茂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俊茂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00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