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无机氧化物的相转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8434.7 | 申请日: | 200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5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伟;杨茵茹;洪美智;郑琇毓;洪健益;陈政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82B3/00 | 分类号: | B82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陈红;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无机 氧化物 转移 方法 | ||
1.一种纳米无机氧化物的相转移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提供一纳米无机氧化物的水性分散液;
(b)以一改性剂对该纳米无机氧化物进行改性;
(c)取一萃取溶剂或该萃取溶剂与水的混合溶液与步骤(b)改性后的水性分散液充分混合使该改性后的纳米无机氧化物转移至该萃取溶剂中,其中该萃取溶剂与水不互溶;及
(d)待该萃取溶剂与水分相后,收集该萃取溶剂的相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无机氧化物的相转移方法,更可在步骤(b)中对该纳米无机氧化物进行改性时加入一改性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无机氧化物的相转移方法,其中该改性溶剂为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或前述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无机氧化物的相转移方法,其中该纳米无机氧化物的水性分散液的固含量是大于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无机氧化物的相转移方法,其中该纳米无机氧化物的水性分散液的pH值为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无机氧化物的相转移方法,其中该纳米无机氧化物的水性分散液的pH值为7~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无机氧化物的相转移方法,其中该无机氧化物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锆或前述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无机氧化物的相转移方法,其中该改性剂为有机硅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纳米无机氧化物的相转移方法,其中该有机硅烷系为六甲基二硅氧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环氧丙醇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环氧丙醇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环氧丙醇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酸酯基三甲氧基硅或前述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无机氧化物的相转移方法,其中该改性剂为表面活性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纳米无机氧化物的相转移方法,其中该表面活性剂为氯化十六烷基砒啶、氯化十六烷基铵、氯化二癸基二甲基铵、聚乙二醇、聚丙二醇或前述的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无机氧化物的相转移方法,其步骤(b)为在50~60℃下改性该纳米无机氧化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无机氧化物的相转移方法,其中该萃取溶剂是极性指数在0~4.4之间的溶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无机氧化物的相转移方法,其中该萃取溶剂与水的混合溶液为1∶1.2~1∶0.3重量比的乙酸乙酯及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无机氧化物的相转移方法,其中该改性后的纳米无机氧化物的有机含量为大于5重量百分比。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无机氧化物的相转移方法,其中该改性纳米无机氧化物于相转移后在该萃取溶剂的相层与水相的比例为介于99.7∶0.3至65∶35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无机氧化物的相转移方法,其中步骤(c)使用超重力系统进行快速分相。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纳米无机氧化物的相转移方法,更包含:
将步骤(b)改性后的水性分散液经由一第一进料管导入一绕一轴心旋转的旋转填充床及将该萃取溶剂或该萃取溶剂与水的混合溶液经由一第二进料管导入该旋转填充床,并于出料口得到分相后的溶液。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纳米无机氧化物的相转移方法,更包含:
先将步骤(b)改性后的水性分散液与该萃取溶剂或该萃取溶剂与水的混合溶液混合,再送至该第一进料管中,此时第二进料管是导入水。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纳米无机氧化物的相转移方法,更包括:
(a)将收集到的萃取溶剂的相层添加至一高分子溶液中混合搅拌均匀;
(b)除去所有溶剂;及
(c)固化该掺有该纳米无机氧化物的高分子。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纳米无机氧化物的相转移方法,其中该高分子溶液中的高分子为环氧树脂、压克力、聚酰亚胺、聚碳酸酯或前述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843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