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输出多输入系统的适应性自动重传请求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6070.9 | 申请日: | 200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3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郑名宏;曾铭健;林信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H04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 输入 系统 适应性 自动 请求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多输出多输入系统的适应性自动重传请求装置,该多输出多输入系统包括传送器与接收器,该装置包含:
置放于该传送器的适应性重传元件,该适应性重传元件采用的传送数据的帧具有特殊结构,该特殊结构根据多根不同天线的数目将该帧中传送数据切分成多个区块,在每一区块中加入个别的错误检测码并且分别通过该多条不同天线来传送数据至该接收器;
其中该接收器针对每一根天线所传送的数据回传回应确认信号或是否定回应确认信号给该适应性重传元件,并将检测到该多根不同天线上传送数据的信号强度信息反馈给该适应性的重传元件,该适应性重传元件接收反馈的信号强度信息并决定错误数据的重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性自动重传请求装置,其中该适应性重传元件从该接收器的回传的回应确认信号或是否定回应确认信号,知道是哪些天线所传送的数据是正确或是发生错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性自动重传请求装置,其中该适应性重传元件还根据适应性重传方式来决定错误数据的重传。
4.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适应性自动重传请求装置,其中该多根不同天线传送的数据以正交频分复用码元为单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性自动重传请求装置,其中该适应性重传元件置于该传送器中的数据处理元件与错误检测编码器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性自动重传请求装置,该装置还包括数据处理元件,将收到的数据分组进行处理后,传送至该适应性重传元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性自动重传请求装置,该装置还包括错误检测编码器,该适应性重传元件将决定重传的错误数据传送给该错误检测编码器,以进行编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性自动重传请求装置,其中该错误检测码为循环冗余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性自动重传请求装置,其中该适应性重传元件参考错误数据的估测的信号噪声比、信道衰落状况、以及接收的该多根不同天线的传送数据的空间信号强度分布次序的前述三种信息的任一组合来决定错误数据的重传。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应性自动重传请求装置,其中该错误检测编码器为循环冗余编码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应性自动重传请求装置,其中该传送数据的空间信号强度分布次序为阶次依序式干扰消除阶次指标值。
12.一种多输出多输入系统的适应性自动重传请求方法,该多输出多输入系统包括传送器与接收器,该方法包含:
通过该传送器的适应性重传元件,接收该接收器的回传的回应确认或是否定回应确认信号,知道是多根不同天线的哪根天线所传送的数据是否发生错误;
若收到该回应确认信号,则正确的数据不再传送;以及
若收到该否定回应确认信号,则将错误数据重传,并且在其中选择一个或多个错误数据在另外天线重复传送,然后回至该接收该接收器的回传的回应确认/否定回应确认信号的步骤。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适应性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其中该适应性重传元件采用具有特殊结构的传送数据的帧,该特殊结构根据该多根不同天线的数目将该帧中的传送数据切分成多个区块,于每一区块中加入个别的错误检测码并且分别通过该多根不同天线来传送数据至该接收器。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适应性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其中该错误数据重传还包括:
当该错误数据中错误码元的个数为常数整数值时,全部的天线都重复传送某一个错误码元;
当该错误数据中错误码元的个数与天线个数的比值小于等于门限值时,平均使用所有天线,重复数次重新传送错误码元;以及
当该错误数据中错误码元的个数与天线个数的比值大于门限值,一根天线传送一个错误码元,并且根据选择方式来选择错误码元在其他的天线重复传送。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适应性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其中该错误检测码为循环冗余码。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适应性自动重传请求方法,该方法还参考该接收端反馈的该多根不同天线的传送数据的空间信号强度分布次序来决定该错误数据重传。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适应性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其中该选择方式选择信号强度最弱的错误码元来重复传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607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