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修复套管的领眼铣锥工具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6050.1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5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刘英军;吴西权;张鹏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北方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9/10 | 分类号: | E21B29/10;C22C38/22;C21D1/18;C21D1/60;C21D1/58;B23K35/30;B23K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山东省东营市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 套管 领眼铣锥 工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复套管工具和方法,尤其是一种修复套管的 高强度硬质合金磨铣材料领眼铣锥工具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套管损坏严重有多方面的原因:地层运动、高压施工、 地下水浸泡和化学腐蚀、采油和井下作业措施不当等。套管损坏可 归纳为四类形式:缩径、破裂、错断、弯曲。中国国内油田井深一 般超过1000米,一口新井井上加井下建设费要500万元,西部油田 井深达5000米,费用要几千万甚至上亿。目前中国东部油田属于中 后期采油,油、气、水井套管损坏严重,据统计每年有大约1/10的 工作井因套管损坏严重封井停产停注,不仅影响单井产量,套损井 还会造成注采系统不完善、产量递减加快等严重后果,间接损失更 大。因此,对套损井进行有效修复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公知的套损 井主要治理方法有四种:一是取套换套工艺技术,用倒扣打捞的办 法将坏套管捞出,然后下入完好套管与底部套管对扣连接。该技术 是比较经济可靠的取套管深度900m以上的油层套管套损的情况,对 于深井段套损的情况不适用;二是封堵技术,对套管穿孔和通径无 变化的破裂部位挤注水泥浆封堵。该技术对于发生变形和套管强度 技术状况较差的套损井有可能在封堵施工过程中导致套管进一步的 损坏,造成井下事故的复杂化;三是爆炸整形技术,用电缆携带炸 药至套损井段,点火后高压气体的高压膨胀和冲击使缩径部位得到 扩张。对于油层段以上的缩径不严重的套管整形效果较好,但是对 于套管技术状况较差的油层段套损情况有可能导致整形失败而造成 井下事故的复杂化;四是冲击碾压整形技术,用整形工具对套管变 形部位、错断部位进行冲击挤胀、碾压挤胀复位修复,使变形部位 或错断部位的套管得以恢复原来径向尺寸和通径。该技术适用于套 管轻微缩径的情况,但是对于套管严重缩径、弯曲、错断的情况不 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修复套管的高强度硬质合金磨铣材 料领眼铣锥工具和方法,可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适用于 套管弯曲、套管错断、套管缩径、套管破裂各类套管破损或者通径 变小的各种情况,尤其是对于严重弯曲严重错断的井,该工艺还适 用于灰封套损段和油层套损段复杂情况以及在同一口井中出现几种 套损类型叠加的打通道需要,解决了上述套管修复措施无法解决的 技术问题。为使整形、扩径复位的效果保持相对长的时期,尽量发 挥其修复后的功能,所以应对整形复位、扩径复位后的部位及时进 行加固。一是预防再次变形、错断;二是保持套管井眼有一基本通 道,以维持生产。目前常用的技术有膨胀管补贴技术和小套管二次 固井工艺技术。
所述的领眼铣锥结构(见图1)由接头1、本体2、本体上的磨 铣材料3、循环水道4、循环水眼5、领眼6及中心孔7组成。领眼 铣锥本体2前端300mm采用领眼部分采用圆锥体结构,该部分不铺 设磨铣材料,在施工中起到领眼引导作用;后端1200mm采用扶正部 分圆柱体结构,在施工中起到扶正作用;圆柱体与圆锥体过渡部分采 用弧线圆滑过渡,尽可能减小领眼铣锥在磨铣打通道施工中对套管 损坏处冲击力,防止领眼铣锥磨穿套管钻进地层,避免井下事故的 发生。圆锥体部分不铺设磨铣材料3,圆柱体部分通体铺设四条棱状 磨铣材料,圆柱体的其余不铺设磨铣材料部分为循环水道4,循环水 道底部有循环水眼5与中心孔7连通。
领眼铣锥技术规格及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北方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营北方石油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60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相纸涂层材料
- 下一篇:宽带高分辨率实时快速傅立叶变换数字频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