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纯度固体植酸的的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16230.3 | 申请日: | 2009-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2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 发明(设计)人: | 杜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江 |
| 主分类号: | C07F9/117 | 分类号: | C07F9/117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2008安徽省淮南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纯度 固体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化学产品的生产方法,具体是一种固体植酸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植酸在植物体内是以植酸盐类形式存在,是一种抗营养成分,它的存在造成植物的营养成分难以被动物吸收,而植酸本身在医药、食品、日化、环保及金属防腐又有着很高的价值。有效的提取植酸,对农副产品的深度开发,提高农副产品的价值及充分利用资源有着极大的意义。
植酸不提纯,其工业价值不大;植酸提纯的技术难度大。提纯的液体植酸,是水和植酸的混合体;水和植酸以分子键形式结合在一起,不能依靠干燥来脱去水分,限制了植酸的使用范围。
市场需要具有纯度高,使用方便,便于运输和储藏,在医药、食品、电子等许多不能够有水的环境中的使用的植酸。目前,国际国内都在致力于植酸的提纯固化研究,但未见有高纯度固体植酸问世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体植酸的生产方法,具有纯度高,使用方便,便于运输和储藏,能在医药、食品、电子等许多不能够有水的环境中的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固体植酸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脱脂米糠或玉米粕加入8-12倍量1-3%的盐酸、硫酸、柠檬酸或醋酸溶液浸泡4-6小时,过滤,滤渣用3-5倍量1-3%的盐酸、硫酸、柠檬酸或醋酸溶液二次浸泡,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滤液用石灰乳调整pH值到4-6,然后用NaOH或KOH、NaHCO3调整pH值至6-6.5,再次过滤、丢弃滤液,滤渣为植酸钙镁钠粗品;
(2)、将植酸钙镁钠粗品加入6-10倍量的水中,用盐酸、硫酸、柠檬酸或醋酸溶液调整pH值到2.5,待完全溶解,加入活性炭脱色过滤、脱糖;滤液加NaOH调整PH值到3-4.5,析出蛋白,采用过滤方法分离析出蛋白,得滤液;
(3)、所得滤液进碱性阴离子交换柱交换、洗涤,然后用4-8%碱液洗脱;洗脱液用4-8%NaOH或KOH溶液调整PH值12-14,分离沉淀物,沉淀物中含有铁离子;
(4)、分离后的液体过阳离子交换柱交换,流出液进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层析柱层析,层析液进浓缩塔浓缩,浓缩到植酸含量50-70%,浓缩液加入活性炭脱色,过滤,得滤液;
(5)、滤液放入结晶剂醋酸或者乙酸乙酯中洗涤,破坏植酸和水的极性结合,搅拌状态下,降温结晶,滤出晶体,反复多次,得到结晶植酸。
所述的碱液是指NaOH或KOH、NaHCO3溶液。
所述的活性炭加量为0.5%。
本发明的技术关键点:
利用植酸对多价金属快速螯合的特点,在特定的条件下分离铁元素、微量蛋白质和多糖、采用大孔树脂层析分离植酸里微量杂质。
本发明通过工艺革新,制备的植酸纯度可以达到98%以上,具有纯度高,使用方便,便于运输和储藏,能在医药、食品、电子等许多不能够有水的环境中的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1:工艺方案:采用脱脂米糠(或玉米粕)加入10倍量1-3%的盐酸、硫酸、柠檬酸或醋酸溶液浸泡4-6小时,过滤,滤渣用4倍量1-3%的盐酸、硫酸、柠檬酸或醋酸溶液二次浸泡,过滤。合并二次滤液。滤液用石灰乳调整PH值到4-6,然后用NaOH、NaHCO3或者KOH调整PH值至6-6.5,沉降,再次过滤、丢弃滤液。滤渣既:植酸钙镁钠(俗称:菲丁)。
将菲丁加入菲丁干重八至十倍量的水,用盐酸、硫酸、柠檬酸或醋酸溶液调整PH值到2.5,待完全溶解,加入0.5%的活性炭脱色过滤、脱糖。滤液用NaOH调整PH值到3-4.5,析出蛋白,采用过滤方法分离析出蛋白,所得滤液进碱性阴离子交换柱交换、洗涤,然后用4-8%(NaOH或KOH、NaHCO3)碱液洗脱;洗脱液用4-8%NaOH或KOH溶液调整PH值12-14,分离沉淀物,沉淀物中含有铁离子;
分离后的液体过阳离子交换柱交换,流出液进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层析柱层 析,层析液进浓缩塔浓缩。浓缩到含植酸量50-70%,排出并加入0.5%的活性炭脱色,过滤。滤液加入结晶剂醋酸或者乙酸乙酯中,破坏植酸和水的极性结合,搅拌状态下,降温结晶。滤出晶体,用再乙醚、酒精、醋酸、醋酸乙酯等洗涤,得到固体植酸,干燥包装。
固体植酸质量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江,未经杜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62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面磷酸改性的聚氨酯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哌啶产品提纯的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