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甘蔗增产增糖剂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4114.8 | 申请日: | 200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叶燕萍;李杨瑞;林炎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小萍 |
地址: | 530004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蔗 增产 增糖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调控剂,具体是一种甘蔗增产增糖剂。
背景技术
在甘蔗生产中使用甘蔗增产增糖剂和甘蔗高效专用液肥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对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加糖厂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干旱缺水时喷施甘蔗增产增糖剂就会导致甘蔗叶片变黄,或喷施不均匀对宿根蔗的萌芽发株也会有影响,而单纯使用催熟剂乙烯利增糖效果不稳定。近年来干旱低温对我国蔗区危害频繁,研制一种具有抗旱抗寒作用、应用浓度范围较大,且具有增糖效果稳定,对甘蔗产量没有负面影响的甘蔗增产增糖剂是当前比较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抵御一定程度的干旱低温危害,且增糖增产效果显著的甘蔗增糖增产剂。
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甘蔗增产增糖剂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配制而成:乙烯利20.8%~40%,磷酸二氢钾16%~16.6%,硼酸3.2%~3.4%,其余为水。
本发明应用于糖料甘蔗、能源甘蔗的种植调控,不但能提高甘蔗的产量和含糖量,而且增糖效果稳定,并且具有一定的抗旱抗寒作用,在干旱和低温条件下仍能促进糖分从叶子向蔗茎转移。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在甘蔗生产中后期应用,可以促进甘蔗提早成熟,改善甘蔗品质;在甘蔗生长后期(糖分积累初期或后期)遇干旱或低温时,可有效防止干旱和低温胁迫造成的甘蔗倒糖,比用清水的对照组显著增加甘蔗产量或含糖量,产量增加达5-15%,含糖量增加达0.8-2.8%(绝对值)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制备本发明产品的主要原料乙烯利、磷酸二氢钾和硼酸均采用市售的工业纯产品。
以下是对上述原料的说明:
1.乙烯利,英文名称Ethrel,分子式:C2H6CIO3P,分子量:144.50。主要成分:含量40%水剂。外观与性状: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工业品为淡棕色液体。熔点74~75℃,易溶于水、甲醇、丙酮、乙二醇、丙二醇,微溶于甲苯,不溶于石油醚。主要用作农用植物生长(调节)刺激剂。
2.磷酸二氢钾,是一种速效磷钾复合肥,其外观为白色晶体,呈酸性,无毒,无味,不挥发,不潮解,性质稳定,易溶于水,极易被植物吸收利用。在生产上主要用于浸种、拌种和叶面喷施。
3.硼酸,实际上是氧化硼的水合物(分子式:H3BO3),为白色粉末状结晶或三斜轴面鳞片状光泽结晶,有滑腻手感,无臭味。溶于水、酒精、甘油、醚类及香精油中,水溶液呈弱酸性。
实施例1:
取500公斤重量浓度为40%的乙烯利、400公斤磷酸二氢钾、80公斤硼酸和1420公斤的清水混合均匀,用60目纱网过滤后即可制成本发明产品,为了便于使用,可将其分装为10000瓶。每瓶200毫升,以此为原液,如进行人工喷施和其他机械喷施,施用前每瓶兑水50公斤,充分混匀,喷施于667m2甘蔗叶片上;如采用飞机喷施,用原液即可,不需兑水稀释。人工喷施或飞机喷施均只喷一次,不需多喷。
实施例2:
取750公斤重量浓度为40%的乙烯利、400公斤磷酸二氢钾、80公斤硼酸和1220公斤的清水混合均匀,用60目纱网过滤后即可制成本发明产品,为了便于使用,可将其分装为10000瓶,每瓶200毫升。其用法用量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取1000公斤重量浓度为40%的乙烯利、400公斤磷酸二氢钾、80公斤硼酸和1020公斤清水混合均匀,用60目纱网过滤后即可制成本发明产品,为了便于使用,可将其分装为10000瓶,每瓶200毫升。其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下是使用本发明的应用实例:(实例中的百分数数值均为绝对值)
1、2006年广西遭遇自1921年以来最大的旱灾危害,上思蔗区已有100多天未下过一场透雨,不耐旱的甘蔗品种和坡地上的甘蔗受旱严重。在抗旱期间对ROC22甘蔗喷施本发明的甘蔗增糖增产剂一次,喷施面积2.3万亩。喷施后ROC22甘蔗仍可保持4-5张绿叶,甘蔗株高明显比喷清水对照组高20~35多厘米,甘蔗蔗糖分增加1~1.5%,由于甘蔗比重增加,增产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4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