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动液压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0913.8 | 申请日: | 200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6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锋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31/1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惠春;黄国强 |
地址: | 361100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液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阀领域,尤其是涉及气压传动的液压阀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阀由阀主体和触发机构组成,阀主体是开启或闭合连接通道的主体机构,触发机构是凭触发动作使得阀主体产生开启或闭合状态切换的驱动机构。通常的液压阀触发机构有机械式按压触发型、机械转动触发型、电机触发型、电磁式等。
当阀门用于卫生清洁领域,如卫生间的坐便器,为防止手上污物直接污染阀门上的按钮,通常采用非直接接触的间接触发型,如采用红外感应触发,脚踏式触发等。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201089965Y的坐便器的踩压式排水阀。筒体安装在水箱的排水口上方,顶部密封有筒盖,侧壁上开设进水口,中段内壁形成内凸环和出水孔;升降筒套在筒体中的筒盖与内凸环之间,其上、下端外壁上各形成与筒体的内壁和内凸环水密封的凸垣,其内还形成隔板,隔板、升降筒内壁、上凸垣和筒盖形成泄压区,由升降筒外壁、筒体内壁、上凸垣、下凸垣和内凸环形成供水区,升降筒上开有连通泄压区和供水压的补水孔;筒盖上开有通过水管与踩压阀连通的泄压孔;阀盖连接在升降筒下端,升降筒上升时带动下凸垣开启出水孔、阀盖上升开启排水口,而下降时带动下凸垣关闭出水孔、阀盖下降堵住排水口。但是这些现有的开关阀门虽然解决了手触污染的问题,但是其包含电路控制或者需要较为复杂的传动机构,使用成本高,且一旦发生故障维护起来相当不易。另一方面,这些触发装置的位置也是固定的,传动结构或者压力传动管道也是不能移动的,故不能灵活应用于各种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克服上述技术难题,提出一种主要适用于卫生清洁领域的气动液压阀装置。其不仅结构简单,并且稳定故障率低。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气动液压阀装置,包括:气压触发机构、通气管道、气压动作机构,其中,气压动作机构设置于其中的液压阀上,并且,凭借所述的液压阀控制出水;所述的气压动作机构通过通气管道连接气压触发机构。
所述的气压触发机构包括一泵浦,与其上设置的一按钮、以及一出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压触发机构由按钮、固定座、推杆、泵浦、“⊥”形扣件与底座构成,其中,推杆连接按钮并穿设于固定座中央的配合孔中,“⊥”型扣件上端插接于推杆下端设置的连接孔中,并且,“⊥”型扣件穿设于泵浦中央的通孔中,且,留有间隙,“⊥”型扣件与推杆之下端面与泵浦之上端面留有间隙,底座上设置出气孔,底座上对应出气孔位置还设有导气槽,所述的“⊥”型扣件下方还设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压触发机构包括:
柱状开关压座,其中央设有一柱状孔,其间形成一环型密封面,所述的气压动作机构还由一横隔面分隔成上下两个空间,即位于上段的泄压腔与下段的上腔,柱状开关压座侧壁上开设有泄压孔;
密闭罩,套设于柱状开关压座外围,并且通过螺纹锁合于所述的阀门之阀体上,密闭罩上端设有一进气口并连接通气管道,密闭罩上端凭借一密封动作膜与柱状开关压座形成一密闭空气腔,其间设置一“T”型压杆,“T”型压杆下端设有一密封垫,密封垫上方形成可与所述的环型密封面相贴配合的密封面,并且“T”型压杆、密封垫插入所述的柱状孔中,密封面下方之柱状孔中还设有一令“T”型压杆回复即两密封面密切贴合的压簧,密闭罩侧壁上也开设有泄压孔,其与柱状开关压座侧壁上开设的泄压孔一起形成泄压通道。
液压阀,包括阀座、座门、阀体及阀体底部上形成的直立管体,直立管体上设有出水孔,阀门与阀座配合为一体设置于直立管体上,并凭借直立管体将阀体分隔成两空腔,阀座上还开设有进水孔,阀体连接进水管与出水管。
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可靠,不易产生故障,解决了手触污染开关阀门的问题,且触发机构是通过柔性软管的传输的气压驱动,触发开关位置可以灵活放置,适用性更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气压动作机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气压动作机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气压触发机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气压触发机构“⊥”形扣件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整体静止状态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整体工作状态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整体复位状态剖视图。
图号说明:
1 气压触发机构 11 按钮 12 固定座 13 推杆 131 下端面 14 泵浦
141 上端面 15 “⊥”形扣件 16 底座 161 导气槽 17 复位弹簧
2 通气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锋,未经王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09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客机试飞应急泄压时机身蒙皮的切割方法
- 下一篇:脉动流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