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缓释抗菌素涂层医用导管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4595.4 | 申请日: | 2009-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8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余洪俊;费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9/08 | 分类号: | A61L29/08;A61L29/16;A61L29/06;A61L29/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 云 |
地址: | 400038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缓释 抗菌素 涂层 医用 导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材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载缓释抗菌素涂层的医用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导管,包括导尿管、气管插管、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置管等是临床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的医疗器械,主要由医用橡胶和医用塑料制成。医用导管需要植入人体进行创伤性诊疗,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是医用导管也已经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导管相关性院内感染已经占院内感染的首位。免疫缺陷患者、糖尿病、婴幼儿、老年人等更易发生导管相关院内感染。例如,我国导管相关尿路感染占院内感染的20.8~30%,仅次于呼吸系统感染。美国每年置入人体的约500万根中心静脉导管中,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患者就超过80万例。住院病人中约有50%左右需要进行静脉导管置管,而后导致的血液系统感染是最主要和常见的并发症。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几乎100%发生肺部感染。细菌在导管表面形成生物膜,可以有效阻止抗生素对其的作用。这是导管相关感染的病理基础。因此,有效预防生物膜的形成是预防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有效方法。
目前有许多关于抗菌医用导管的研究,主要包括:在导管表面负载抗菌物质、将抗菌物质掺入导管材料中等。但是主要问题是:1.抗菌物质释放的时间短,不能维持较长作用时间;2.抗菌物质在导管的使用环境中容易变性,不能达到抗菌的目的;3.致病菌对导管负载的抗菌物质耐药。
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率高达56.57%~90.20%。其中,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最高,可达54.62%,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菌株为43%左右,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有三级甲等医院报道,2008年产ESBLs的菌株占大肠埃希菌株的66.50%。念珠菌约占10%左右。血管导管,例如中心静脉导管、留置针等,引起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占70%~80%。而表皮葡萄球菌更为普遍。白色念珠菌以及真菌占10%~15%。肺部感染致病菌分布较广,占前五位的是铜绿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尤其是难治的肺部感染,主要是耐药的假单孢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由此可见,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念珠菌是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细菌的变异逐渐加快,耐药性逐渐增强,国内外屡屡出现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亚安培南的大肠埃细菌等“超级细菌”的报道。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抗菌肽作为生物天然免疫的组成成分之一开始为人们所发现和认识,其后不断有新的抗菌肽在各种生物中发现并被认为是抗感染治疗的未来药物。它具有携带正电荷、极少耐药、杀菌谱广、种类繁多、对哺乳动物细胞毒性低等特点。其中有一些如:乳铁蛋白-11和KSL等杀菌肽由于具有抑制生物膜形成的作用而引起广泛关注。目前研究表明它们是通过其杀菌机制减少细菌而导致生物膜形成减少,对已成熟形成的生物膜则无作用。而人β-防御素-3(human β-defensin 3 hBD-3),由45个氨基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AMPs,被认为是最具有潜力的防御素类抗菌肽。它对包括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和耐万古霉素金葡菌在内的所有需氧菌有极强的杀伤力,较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对金葡菌作用很强的糖肽类抗生素而言,仅需很低的浓度约26.5μg/ml即可发挥强大的杀菌作用。在生理钠离子浓度和肌肉组织中低白蛋白的生理环境中发挥对细菌的高效杀菌特性,此外还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化学趋化性等极其复杂的生理功能,非常适合在机体局部增加使用量以替代抗生素,以避免全身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导致的菌群失调、毒性反应和耐药等系列问题,从而有望解决临床上对人类构成严重威胁健康的耐药菌株增加的现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强力抗感染和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的载缓释抗菌素涂层医用导管。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载缓释抗菌素涂层医用导管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载缓释抗菌素涂层医用导管,包括管体,其关键在于:所述管体外表面包覆有抗菌素缓释层,所述抗菌素缓释层为结合有抗菌素的聚乳酸类、聚乙醇酸类或两者混合物高分子聚合物,优选聚乳酸-聚羟基乙酸涂层。
上述抗菌素缓释层厚度为5~30μm。
上述抗菌素包括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或β-内酰胺类或克林霉素类或大环内酯类或氨基糖甙类或喹诺酮类或糖肽类和抗菌肽类。
上述医用导管包括导尿管、气管插管、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管、周围静脉或动脉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45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圈冲孔机
- 下一篇:液位沉降法制备薄膜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