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环上取代的水飞蓟宾醚的制备方法及其医药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9042.4 | 申请日: | 200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3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赵昱;汪峰;刘光明;胡明辉;杨雷香;巫秀美;谭仁祥;曾苏;张桢;王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407/04 | 分类号: | C07D407/04;A61K31/357;A61P19/06;A61P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1003***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水飞蓟宾醚 制备 方法 及其 医药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和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个式(I) 所示结构的A环上乙氧甲酰基甲基取代的水飞蓟宾醚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 途。该化合物具有清除DPPH(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自由基活性和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可以预期发展成为防治由黄嘌呤氧化酶引起的疾病 包括痛风病的药物用途。
背景技术
黄嘌呤氧化酶(EC1.2.3.2,简称为XO)是嘌呤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一种很 重要的酶,催化由黄嘌呤形成尿酸以及次黄嘌呤形成黄嘌呤的氧化过程。它是 一种含钼的黄素蛋白,也能催化醛类的氧化反应,与多种疾病如痛风、肾石症 等密切相关。近期研究还证实其与肝炎等肝脏疾病也有强的关联[赵远红等, 黄嘌呤氧化酶与肝病的关系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5年3期]。
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紊乱疾病,它的主要特点是体内尿酸盐生成过多或 肾脏排泄尿酸减少,从而引起血液中尿酸盐浓度升高,临床上称为高尿酸血 症。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而嘌呤是由人体细胞分解代谢产生的。血 尿酸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在组织,尤其是关节及肾脏中沉积而引起关节炎 的反复发作。严重者会造成关节活动障碍或畸形,临床上称为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在肾脏沉积后形成尿酸性肾结石及肾实质损害,临床上称为尿酸性肾病, 又叫痛风性肾病,可引起肾绞痛发作、血尿、肾盂积水及肾功能损害,严重 者可发生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是导致痛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治 疗上,秋水仙碱有显效,但毒副作用也较大;甾体类抗炎药物如保泰松、及 羟基保泰松虽能抗炎并促进尿酸排出,但同时也对胃肠和白细胞以及肝肾功 能等造成损害。中医常使用之当归拈痛汤、痛风丸、白虎加桂枝汤或四妙丸 等,对该顽疾也无法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
现代医学理论证实:痛风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便是黄嘌呤氧化酶。此 酶是体内核酸代谢的一个重要酶,能催化次黄嘌呤和黄嘌呤生成尿酸和超氧 阴离子,若机体不能及时清除产生的尿酸,使尿酸结晶盐在关节处沉积,就 会引起痛风;产生过多的超氧阴离子也可引起多组织受损,因此测定化合物 对黄嘌呤氧化酶XO的作用对发现新的XO抑制剂和其抗氧化作用有重要意 义。由此机制研发出的药物如别嘌醇(allopurinol),该药为治疗痛风病的一 线用药,能有效抑制XO而使次黄嘌呤及黄嘌呤不能转化成尿酸,其本身则 在人体中逐渐氧化并生成可以顺利通过尿排出的水溶性的异黄嘌呤。故可迅 速降低血尿酸浓度,抑制痛风石及肾尿酸结石形成,并促进痛风石溶解。
由此可见,从天然产物以及其衍生物中发现新型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先 导化合物也是开发治疗痛风病新药的重要任务[尚雁君,朱大元等,迷迭香酸 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2期;汪峰,赵 昱等,“Preparation of Ferulic Acid Derivatives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Xanthine Oxidase Inhibition Activity”,Natural Product Research,2007,21(3),196-2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理学院,未经大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90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