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夹芯墙体和制作工艺及其构件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91184.6 | 申请日: | 2009-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4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峰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72;E04C2/38;E04C2/26;B28B19/00;B28B1/16;C04B28/36;C04B14/18;C04B14/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荫芳 |
| 地址: | 101118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墙体 制作 工艺 及其 构件 | ||
1.一种复合夹芯墙体构成的复合夹芯墙体构件,由结构层、无机夹芯层构成,所述结构层为两层板材,采用木材、复合竹材、竹胶板、集成材、多层胶合板、刨花板中的任意一种板材,且结构层的外侧贴有饰面装饰物,该饰面装饰物为墙壁纸或布料或饰面板,结构层的内侧涂有防水防潮层,该防水防潮层为油漆或防水涂料或防水胶;所述无机夹芯层为发泡水泥或珍珠岩或蛭石或此三者的复合物,且无机夹芯层内添加有增强型材料,该增强型材料为无纺布、纤维素、金属网、木纤维、塑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并且无机夹芯层里面设有均匀放置的多根的木材或金属材或胶凝材料作为加强肋,或者无机夹芯层内设有单排或双排的通孔,该通孔为圆形或方形或异形;其特征在于:将墙体制成方形或梯形,且墙体边缘处结构层多出无机夹芯层1至10厘米,使墙体侧边形成凹槽,并且无机夹芯层还设有槽口;设有可连接两个墙体的条形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的两侧可分别插入两个墙体侧边的凹槽,且凹槽和连接构件通过钉或螺栓固定;还设有可支撑楼层板的条形搁栅,该条形搁栅两头通过L形和U形连接件与墙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夹芯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连接构件包括连接墙体的龙骨连接构件和连接墙面的框架连接构件及填平墙体侧边凹槽的封边连接构件,所述条形连接构件的两侧完全嵌入墙体的凹槽中,所述框架连接构件的两侧部分嵌入墙体的凹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夹芯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各连接构件与墙体接触的面设有1至5条可放置密封条的浅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夹芯墙体构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作为结构层的一张方形或梯形板材边沿设置围挡模具,围挡模具高度与无机夹芯层厚度相同,围挡厚度1-10厘米,且围挡的内侧中部设有凸起的筋肋;若结构层采用木材或复合竹材或竹胶板或集成材或多层胶合板或刨花板,在木材或复合竹材或竹胶板或集成材或多层胶合板或刨花板表面刷油漆或防水涂料或防水胶;将配制好的发泡水泥浆液或珍珠岩混合料或蛭石混合料或其中两者的混合料或其中三者的混合物注入或铺设在围挡内,各种配制好的浆液或混合料内掺入无纺布、纤维素、金属网、木纤维、塑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浆液或混合料内均匀放置多根的木材或金属材或胶凝材料,或者在浆液或混合料内放置外面敷有脱模剂的单排或双排的圆管或方管或多楞管;将作为结构层的另一张形状相同的板材盖在围挡模具上面;待浆液或混合料凝固,拆除围挡模具,抽出管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夹芯墙体构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水泥浆液由20~60%的硫铝酸盐水泥、3~30%的陶瓷微粉、1~20%的木质素磺酸盐、1~20%的黄原胶、1~20%的苯粉、1~20%的苯甲酸、1~30%的动物蛋白、1~25%的fecl2、1~25%的nicl2、10~60%的水经高速搅拌混合而成;所述珍珠岩混合料由50~90%的闭孔膨化珍珠岩、1~30%的硅系防火胶、1~15%的防水剂、1~15%的防潮粉、0.5~15%的塑雕泥、0.5~15%的纤维素、10~40%的水经过混合搅拌而成;所述蛭石混合料由50~90%的闭孔膨化蛭石、1~30%的硅系防火胶、1~15%的防水剂、1~15%的防潮粉、0.5~15%的塑雕泥、0.5~15%的纤维素、10~40%的水经过混合搅拌而成。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夹芯墙体构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将作为结构层的两张方形或梯形板材一侧刷胶;将发泡水泥或珍珠岩或蛭石制成厚度与无机夹芯层厚度相同的块状;将块状的发泡水泥或珍珠岩或蛭石均匀摆放在一张刷有胶的板材上,发泡水泥或珍珠岩或蛭石的边沿距板材的边沿1-10厘米;将另一张刷有胶的板材盖在珍珠岩或蛭石上;待胶凝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峰,未经张建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118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