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复合内衬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9145.2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8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利华;郝洪顺;尹航;仉小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复合 内衬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火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高炉的冷却和内衬部件,提供了一种高炉新型复合内衬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控制。
背景技术
高炉长寿,不仅是钢铁联合企业保持生产稳定均衡的需要,也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因此,高炉长寿是世界各国炼铁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当代高炉寿命主要取决于炉身下部(包括炉腰和炉腹)。炉身下部主要受到上升煤气流的摩擦和冲刷作用,受到初渣的侵蚀,碳素沉积,炉料中碱金属和其他有害金属的破坏。碳素沉积是指煤气沿着砌缝和炉衬自身的透气孔侵入砖衬中,在适宜的温度400-800℃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析出碳,这种成丝状的碳会在适宜条件下无限扩展,致使砖衬结构松散、强度下降、龟裂而破坏。如砖衬中含有三氧化二铁,则象催化剂一样,使其方解和析出更严重。这是炉身下部砖衬遭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炉料中的碱金属氧化物会与砖衬形成低熔点化合物,使之更易磨损,碱金属与焦炭形成的氰化物渗人砖中,形成固体碳破坏砖衬,另外,碱金属化合物会影响砖衬强度,氟化合物强烈侵蚀砖衬。因此,在高炉冶炼中,炉腹、炉腰和炉身下部是冲刷磨损、热负荷最大,化学侵蚀最严重的部位,砖衬的侵蚀最快,一般只能维持6个月左右,最多也只能维持1年。砖衬侵蚀掉以后便完全依靠冷却设备维持生产。当冷却设备大量破损时(一般在开炉2年以后),便会向炉内大量漏水,使炼铁生产的焦比升高。大量漏水后如果处理不及时,还会造成重大事故(炉缸冻结或铁口来水后出铁发生爆炸)。同时,冷却设备向炉内漏水,还会氧化高炉内衬的炭质材料,导致炉缸炭质材料内衬层提前损坏。当破损的冷却设备被迫关水,断水后,便会很快被烧掉,导致炉壳失去保护发生变形、开裂。当外部打水也难以维持安全生产时,就需要被迫进行大、中修。由此看来,高炉的使用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冷却设备的使用寿命。
高炉炉身下部这部分的砖衬必须抗热震性好、耐高温,抗碱性好,抗炉渣侵蚀能力强,耐磨,抗氧化、热导性好。目前,这个部位用的耐火材料主要有:高铝砖、浸渍磷酸盐的粘土砖、刚玉砖、铝碳砖、氮化硅或氮化硅结合的碳化硅砖、石墨-碳化硅砖、碳砖等,但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松动和贯通缝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适应高炉炉身下部的工作条件,提供一种抗热震性好、耐高温,抗碱性好,抗炉渣侵蚀能力强,耐磨,抗氧化、热导性好的复合炉衬,延长炉衬的使用寿命,为炉体提供优良的保温性能,提高节能效果。
一种高炉复合内衬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整体浇注成型的方法制备复合炉衬,以高铝矾土熟料、碳化硅、金属硅粉、硅灰、人造石墨为主要原料,以CA50耐火水泥为结合剂,加入适量外加剂,混练适量时间后,将浆料注入相关模具中成型,养护数日后,经脱模、烘烤即得到本发明的Al2O3-SiC-C复合内衬材料。工艺流程如下:
1、所用骨粉料化学配方及颗粒级配为:(重量%)
高铝矾土熟料:Al2O3≥84%,3-1.43mm,粗骨料,27-35%
1.43-0.45mm,中骨料,3-7%
0.45-0.088mm,细骨料,17-25%
<0.088mm,粉料,5-9%
碳化硅:SiC≥90%,3-1.43mm,粗骨料,6-12%
1.43-0.45mm,中骨料,1-4%
0.45-0.088mm,细骨料,2-6%
<0.088mm,粉料,1-3%
CA50耐火水泥:Al2O3≥55%,<0.088mm,粉料,5-12%
金属硅粉:Si≥97%,<0.088mm,粉料,3-7%
硅灰:SiO2≥92%,<0.088mm,粉料,1-5%
人造石墨:<0.088mm,粉料,2-7%
2、以所有固体粉料为基准加入外加剂和水,外加剂类别及外加量:(重量%)三聚磷酸钠(STP)+聚丙烯酸钠(PAANa):0.05-0.15%+0.01-0.1%或STP+萘系减水剂(NTD):0.05-0.15%+0.01-0.1%或STP:0.05-0.3%水:5-15%
3、将1与2中的骨粉料与外加剂充分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91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