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毒减害中药香烟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7020.6 | 申请日: | 2009-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4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万祺;马红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海康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15/10 | 分类号: | A24B15/10;A24B1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毒减害 中药 香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草制品,特别是一种以中药材提取物作添加剂的香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消耗的烟草占世界总销售额的1/3以上,我国约有烟民3亿多人,2006年全国烟草总产量达到4043万箱,烟民人均吸烟6700支。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估算,我国还有4亿人被动吸食二手烟,因此我国约有7亿人直接或间接地吸食香烟。烟草经过加工后制成的香烟,在满足人们嗜好的同时,也对人体产生了损害作用,其中最常见的是对呼吸系统有刺激作用,达到一定浓度时可引起咳嗽、咽喉干燥,长年吸烟可能导致肺癌,其患肺癌的几率是不吸烟者的13倍,如果每天吸烟在35支以上,则患肺癌的几率是不吸烟者的45倍,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多达250万之多,吸烟者在知道了香烟的巨大危害下,已有部分人戒烟,但大多数吸烟者还是不愿意或难以戒烟。这主要是吸烟者对香烟中尼古丁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为了减少香烟对吸烟者产生的日积月累的危害,通过生产减毒香烟,减少香烟对人类的毒害是世界烟草业的发展趋势。2003年国家烟草专卖局也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式卷烟的战略性课题,制定了《中国卷烟科技发展纲要》,以降焦减害、提高质量、节约资源为主线,积极开展中式卷烟研究工作,提出要改善卷烟配方结构,提高卷烟产品质量和吸食的安全性。现阶段利用中医药理论,在卷烟中加入中草药是降低香烟毒害的有效方式之一,主要涉及两种类型:一、在原卷烟中加入中药材或其提取物;二、以中药材取代烟叶。目前,我国的研究人员充分利用传统的中医药学知识,将烟与药结合,开发出了具各种降烟害的香烟,如以葛根、姜黄提取物为添加剂降解卷烟烟气中多环芳烃等有害物的卷烟;抑制烟草烃类物质所诱发肺癌的樟果香烟;以中药冬花提取物为添加剂具有润肺、化痰、止咳作用的香烟。
传统中草药枇杷叶具有清肺止咳,和胃降气的功效。临床用于镇咳、祛痰、平喘、抗炎、抗肿瘤及降血糖等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气管炎、百日咳,还试用于肾炎性水肿、痤疮、酒皶鼻等。化学成分有:1、挥发油类:橙花叔醇、合金欢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等;2、三萜类:熊果酸、齐墩果酸或委陵菜酸为母体的衍生物;3、倍半萜类:橙花叔醇糖苷类化合物;4、其他:苦杏仁苷、酒石酸、柠檬酸和苹果酸。药理作用有:1、镇咳、祛痰、平喘:枇杷叶中含有的苦杏仁苷,具有止咳作用,叶中的挥发油也有轻度的祛痰作用,另一成分皂草苷也是枇杷叶的止咳祛痰的主要成分;2、抗炎:枇杷叶中的三萜类成分熊果酸、α-羟基亚油酸甲酯和马斯里酸具有抗炎活性;3、降血糖作用:叶中倍半萜糖苷丙200mg/kg和多羟基三萜500mg/kg灌服对小鼠尿糖有抑制作用。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ianco的果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肺经,有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功效。主治脾胃湿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二便不利,肺气阻滞,咳嗽痰多并治乳痈初起。陈皮含有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其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limonene)还含有β-月桂烯(β-myrlene)、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α-松柚烯(α-terpinene)等。黄酮类成分主要有橙皮苷、柚皮苷、陈皮素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海康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海康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70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