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认知功能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认知功能的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2734.8 | 申请日: | 200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1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俊;薛超;贺志强;林家儒;牛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00 | 分类号: | H04W16/00;H04W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夏宪富 |
地址: | 10087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认知 功能 无线通信 网络 系统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认知功能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认知功能的实现方法,属于无线通信网络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今迅猛增长的宽带无线业务需求对无线通信网络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由于无线通信网络中存在资源的静态管理问题,使得资源分布很不均衡,资源短缺和浪费的现象共存,且使用方式不能根据需求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从而造成网络使用方式僵化和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无线通信网络发展的主要瓶颈,而且日趋严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网络从静态工作模式发展到动态自适应的工作模式,必须使网络具备对无线环境、网络环境、用户环境的高度认知能力,且在认知的基础上无线通信网络需要以一定的衡量准则进行自主的决策控制,并借助重构的手段达到适应变化的目的。可以看出,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认知、自主决策控制以及重构这三个要素,而目前封闭、静态的无线通信网络体系结构不具备这些要素和相应的支持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研制成功一项发明专利申请《具有认知功能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该发明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结构统一、具有认知功能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
参见图1,简要介绍其中该认知功能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应用于现有通信网络时的结构组成。从图中可见,认知功能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设有负责存储网络的静态与半静态的信息的认知信息库和三个平台:业务平台,控制平台和认知平台。其中业务平台和控制平台是在现有通信网络的业务平台和控制平台的应用层分别增添了与认知平台互通的认知接口,并且对于特定的网络需要扩充特定的应用层认知接口,其中认知平台和认知信息库是原有通信网络没有的。
认知平台不分层而设有三种不同的单元:认知信息检测/传递单元,认知交互单元,认知决策单元。其中,认知信息检测/传递单元是由一个检测传递模块组成,负责检测、过滤与传递应用层的认知信息,实现认知平台与业务平台、控制平台的认知流的接口功能。认知交互单元用于实现平台内的认知信息检测/传递单元与认知决策单元之间、以及认知决策单元内各认知决策模块之间的认知信息的交互,并为不同的认知信息构建统一的描述语言;能够实现跨层的认知信息的交互,为跨层信息的联合优化创造条件。认知决策单元是由多个完成不同功能的认知决策模块组成,例如对频谱资源决策的模块,对路由决策的模块,对码片资源决策的模块,对拥塞信息决策的模块。这些功能模块之间不能直接交互信息,它们的信息交互是通过认知交互单元完成的,这样使得平台的结构简单和容易实现。这些认知决策模块负责根据从认知交互单元获得的相应的认知流,对网络的不同行为进行分析,并做出最终的决策。
参见图2,简要介绍认知功能的无线网络系统应用于未来无线通信网络时的结构组成。
从图2可以看到,用于未来无线通信网络的认知功能的无线网络系统架构与前面图1所示的用于现有无线通信网络的系统架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未来通信网络的业务平台、控制平台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各层分别都要扩充认知接口。认知平台中的认知信息检测/传递单元是由多个不同的检测传递模块组成,这些多个不同模块用于分别检测、过滤与传递业务平台和控制平台的不同层的认知信息。这样就可以实现认知信息的分层检测与交互。值得注意的是,认知平台虽然可以与业务平台、控制平台的各层进行信息交互,但是认知平台是不分层的,原因是认知信息具有全局性的特点,所以不适合将认知功能分层。而在现有网络加入认知功能的网络系统架构不采用认知信息分层检测与交互的原因是:如果认知平台与业务平台、控制平台各层都分别增设认知接口,将对现有网络做出较大的改动,很难实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认知功能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认知功能的实现方法,从而解决目前无线网络中的资源处于静态管理,不能根据需求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造成网络使用方式僵化、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使网络具备认知功能,能从静态工作模式发展到动态自适应工作模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认知功能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认知功能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操作步骤:
(1)获取认知流:基站或移动台通过开环和/或闭环的认知方式获得认知信息;再经由网络系统中的业务平台和/或控制平台将基站或移动台获取的认知信息传送到认知平台中的认知信息检测/传递单元;认知信息检测/传递单元对该认知信息进行检测和处理后,传递至认知平台的认知交互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27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区信息变更通知方法
- 下一篇:移动智能网业务的实现方法、设备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