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Web的即时消息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0659.1 | 申请日: | 200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0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孙辉;高文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童晓琳 |
地址: | 100044北京市海淀区交大东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web 即时消息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Web的即时消 息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基于Web的即时消息系统中,采用的通信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客户端轮询访问的方式;
2)客户端安装控件,模拟C/S结构的方式。
以上两种方式中,第一种方式由于客户端的轮询访问,请求比较频繁, 对服务器会产生较大的压力。这种方式对于实时性要求不是很高的系统是合 适的,但也存在一个最大的隐患,即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影响到系统的性 能,甚至使整个系统瘫痪。只有对轮询访问的具体方式做一些优化处理,才 能最大限度的减轻服务器的压力。第二种方式采用模拟C/S结构的方式,不 需要进行轮询访问,但需要客户端安装控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Web的即时消息的实现方法,解决当 前采用的基于Web的即时消息系统性能较低,以及客户端安装控件使用不方便 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Web的即时消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方法为:
用户通过客户端登录系统后,客户端启动轮询,发送HTTP请求访问服务 器端;
当所述客户端发送的HTTP请求发送到服务器端后,在服务器端未处理完 成该HTTP请求时,所述客户端不会再发送其它HTTP请求;
如果服务器端有其它HTTP请求还未处理完,则所述客户端发送的HTTP 请求被忽略,直接返回所述客户端;
如果服务器端收到的所述客户端发送的HTTP请求为接收即时消息请求, 并且所述客户端是第一次访问服务器端,则服务器端在内存中初始化所述客户 端的即时消息信息,并从服务器端的数据库中取出所述客户端的所有未接收的 即时消息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如果服务器端收到的所述客户端发送的HTTP请求为接收即时消息请求, 并且所述客户端不是第一次访问服务器端,则服务器端从内存中读取所述客户 端的即时消息信息,若有未接收的即时消息,则从服务器端的数据库中取出未 接收的即时消息发送给所述客户端,同时更新内存中与所述客户端相关的即时 消息信息;若没有未接收的即时消息,则直接返回所述客户端;
如果服务器端收到客户端发送的HTTP请求是发送即时消息请求,并且接 收用户在线,则服务器端会更新内存中与接收用户相关的即时消息信息,同时 在服务器端的数据库中添加与接收用户相关的即时消息的记录;
如果服务器端收到客户端发送的HTTP请求是发送即时消息请求,并且接 收用户不在线,则只在服务器端的数据库中添加与接收用户相关的即时消息的 记录;
用户退出系统时,服务器端的内存中会自动清除与所述客户端相关的即时 消息信息。
所述服务器端包括应用服务器、即时消息服务器和数据库,并采用集群环 境。
所述即时消息信息包括:用户信息、用户使用的客户端信息、客户端是否 有未接收的即时消息标志和用户未接收的即时消息列表。
所述服务器端的数据库,存储即时消息,即时消息包括即时消息ID、发送 用户工号、接收用户工号、发送时间、接收时间和消息内容。
所述即时消息的接收功能和发送功能通过权限设置开通或不开通。
所述即时消息的接收用户通过用户组配置进行设定。
所述用户以同一身份通过1个以上的客户端登录系统时,若有其他用户给 该用户发送即时消息,则与该用户相关的所有客户端窗口均能收到即时消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Web的即时消息的实现方法,无需在客户端安装 控件,采用客户端轮询访问服务器端的方式,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均做了很大 的性能优化,从而提高了即时消息处理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集群环境下基于Web的即时消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服务器端内存创建的即时消息信息结构图。
图3是服务器端的数据库中存储的即时消息结构图。
图4是描述接收即时消息轮询的服务器端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描述发送即时消息轮询的服务器端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06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